第15部分(第3/5 頁)
他便專門給學生們講了劉禹錫的《竹枝詞》。
何振偷偷向後看了一眼,只見兩個學子正眼巴巴地看著自己,他便若無其事的抓抓耳朵,迅速指了指牆角的竹子,暗示學子想到劉禹錫的竹枝詞。
這時,主審官不滿地重重咳嗽一聲,他看到了何振的小動作,但沒有指責他作弊,畢竟大家都不容易,只要不過份,審評官還是會稍稍寬容。
但正是何振的暗示使其中一名學子想到了師父在竹林前講過《竹枝詞》,又想到了劉禹錫,便終於記起了這首詩。
他們嘀咕幾句,主答學子站起身道:“這是劉禹錫所作。”
他也背誦道: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主審官狠狠瞪了何振一眼,勉強敲了一聲磬,算是過關了。
四名學子再次激動得抱在一起,這一關過得不容易,因為對方輕鬆答對第一題,他們已經沒有剛開始那樣輕蔑,甚至也開始有點緊張起來。
或許是姚鼎事先真有一種直覺,他在飯堂上讓岳飛背《臘日》,正好就是第一輪的題目,而當何振抽出第二輪的題型時,他也呆了一下,居然是雜考。
雜考就是對聯、燈謎、天文、地理、數學、繪畫、書法等等內容,因為涉獵太廣,所以童子會就只考兩類,對聯和書法。
書法是學子的基本功,基本上都能過關,所以作為第二輪出題,一般是選對聯,這就是姚鼎覺得很巧的原因。
衛南鎮的主問學子抽題問道:“我出上聯,請對下聯,補天媧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兩般神女。”
不料主審官對剛才何振的暗示十分不滿,便直接否決了這個十分冷僻的對聯。
衛南鎮的主問學子又連出兩個極為生僻的上聯,都被主審官毫不猶豫否決了,何振氣得滿臉通紅,他知道是剛才自己的提醒被看見了,所以主審官才如此對自己不滿。
主審官冷冷道:“三題都未過,按照規則,就由我們來出題了。”
主審官對李延慶笑了笑,我也出一個上聯,“不算很難,但也絕不簡單,請聽題,上聯是:‘以忠孝仁恕傳家,無大盛亦無大衰,先世之貽謀遠矣’,李學子請把下聯寫下來,一炷香時間。”
主審官便對衛南鎮的學子道:“為了以示公平,這個對子你們也可以對,對得上來,第三輪我就算你們提前透過了。”
這個題目是考對聯和書法,李延慶本身就十分擅於對對聯,他沉思片刻,便提筆一揮而就,旁邊岳飛激動得拳掌相擊,“好聯!”
姚鼎雖然背對著他們,卻聽到了外孫的誇讚,他心中頓時一鬆,便知道李延慶對上來了。
李延慶上前交了下聯,主審官先不急著看,而是面帶微笑地等著衛南鎮學子的下聯,一炷香結束,他們始終沒有能寫出來。
主審官點點頭,“機會給你們了,但你們沒有抓住,那就不是我偏心了。”
他這才展開李延慶的對聯和其他兩名審評官共賞,只見李延慶的下聯是:‘於困苦艱難行善,有厚德必有厚福,後人之繼述勉旃。’
三人異口同聲讚道:“好聯!”
書法是隸書,雖然還談不大家,但也十分流暢漂亮,是一筆好字,主審官連連點頭,“可惜只是第二輪,如果是第三輪的話,我也算透過了。”
‘當!’他拾起小錘,敲了一聲磬。
四人同時歡呼起來,這時,主審官緩緩問何振道:“我出的上聯是:以忠孝仁恕傳家,無大盛亦無大衰,先世之貽謀遠矣;鹿山學堂對的下聯是:於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