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火石氽湯”(第2/2 頁)
的卵石,這些卵石常年躺在河水中,經受流水沖刷、魚蝦撫摸和泥沙磨礪,既耐高溫又不怕火燒。李訓發突發奇想,何不將這些燒紅的白色河卵石放入高湯中,使小肉丸汆熟,湯激沸?經過反覆試驗,他發現這種方法不僅使肉丸變得異常香酥,而且湯汁也格外鮮美,遠勝於常規方法燒製的肉丸湯。
這一發現迅速在李氏家族中傳開,並逐漸在漢陰地區流傳開來。人們發現,食用這種用火石汆制的湯不僅能進補,還能去心火及虛火上升,對治療牙痛、咽炎和口腔炎症也有顯著效果。到了民國時期,李氏第七代李傳澤的妻子劉裕雲在烹飪上進行了改進,將肉丸改為薄肉餅,並新增了香菇、木耳、紅棗等食材,使得火石氽湯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更加豐富。
三、製作工藝
漢陰“火石氽湯”的製作工藝尤為講究,從選材到製作每一步都需嚴格按照老手藝、老工序進行。主要製作材料包括肥瘦適中的優質鮮豬肉、純淨流水中的白色河卵石、香菇、木耳、紅棗等。製作過程中,首先將鮮豬肉去皮、去筋、剔骨,加適量調料剁成肉泥,做成薄餅貼入盆底及周圈。然後,用溫水將幹香菇、木耳、紅棗洗淨髮好,放入盆中。接著,用稍大的溼紗布敷在肉餅之上,以防燒紅的卵石遇水炸裂碎石進入肉餅。最後,將四五個河卵石置爐火中燒至通紅,用火鉗夾起投入盆中紗布之上,隨即壓蓋,待石頭在水中沸騰炸裂,產生的高溫便將肉餅汆熟。
這種烹飪方式不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中的天然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還使石材中所含的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進入食物,成為食物的一部分,從而賦予了火石氽湯獨特的食療保健作用。
四、文化傳承
漢陰“火石氽湯”作為一道古老而獨特的菜品,不僅承載著漢陰地區的歷史文化記憶,更是漢陰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其誕生以來,經過無數代人的傳承和改良,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味和文化內涵。如今,這道菜品已在漢陰地區廣泛流傳,並以其獨特的口感和營養價值吸引了眾多食客前來品嚐。同時,火石氽湯的製作技藝也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成為了漢陰乃至陝西飲食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漢陰“火石氽湯”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製作工藝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備受推崇。它不僅是一道美味的菜品,更是一段承載著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的故事。在未來的日子裡,相信這道菜品將繼續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更多人的目光和味蕾。
:()隔壁老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