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頁)
裴叔業沒有蕭衍的遠慮,猶豫再三,於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向北魏遞上降表。北魏立即派了元勰、王肅等人率領十萬步騎兵南下,接管壽陽。裴叔業在交接前病故於壽陽,手下共推他的侄子裴植監州。北魏大軍進入壽陽後,馬上以元勰為揚州刺史,鎮守壽陽,而將裴植等人遷往北方的兗、齊等州任刺史,一切盡如蕭衍之料。
北魏輕而易舉地奪取了淮南重鎮壽陽,威脅到了南齊的部署在江北的防禦。蕭寶卷急忙徵調平西將軍崔慧景率領水軍進攻壽陽,又任命衛尉蕭懿為豫州刺史,屯兵小峴(今安徽含山北),交州刺史李叔獻屯兵合肥,意圖搶回壽陽。
壽陽既入虎口,豈有易手之理?魏將奚康生死守壽陽一月,北魏援軍趕到,大敗齊軍,並進攻合肥,生擒了李叔獻。
前線連吃敗仗,齊軍內部再出叛亂。蕭寶卷派出的水路總指揮崔慧景是與陳顯達、裴叔業一樣在南北大戰的戰場上立過戰功的大將,早就有了反叛之心。從建康出發後,他就行進緩慢,走到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他召集屬下眾將說:&ldo;我受三帝厚恩,應當竭力輔佐社稷。如今幼主昏暗,朝政敗壞,危在旦夕,若不扶助,罪責重大。我欲與諸君一起共建大功,以安社稷,各位以為如何?&rdo;
眾將響應崔慧景的號召。崔慧景大軍以擁立江夏王蕭寶玄為名,倒戈相向,回軍向廣陵進發。廣陵的守將是崔恭祖,與崔慧景同宗,便開啟城門,迎接崔慧景的軍隊開進廣陵。
崔慧景的如意算盤是,在廣陵休整之後,以精兵進逼京口,然後與鎮守京口的蕭寶玄合兵一處,攻打京城建康。蕭寶玄一開始並不買他的帳,還殺掉了崔慧景派去的使者。但崔慧景的大軍自長江北岸渡過長江,氣勢逼人。蕭寶玄便秘密與崔慧景聯絡,殺了蕭寶卷安插在京口的親信,放崔慧景進城。
崔慧景一帆風順地取得了兩座要塞,隨即便派自己的兒子崔覺與崔恭祖進攻建康。叛軍與臺軍在城北的竹裡交戰,崔覺等人很有辦法,每次進攻都乘著臺軍起灶吃飯的時間,幾個回合下來,臺軍計程車兵飢腸轆轆,無力作戰,很快就丟了竹裡。
叛軍繼續挺進,一路攻下東府、石頭、白下、新亭,將臺城團團包圍。崔慧景自覺勝利在望,聲稱自己奉了太后的密令,將蕭寶卷廢為吳王,可他馬上就連續犯錯,斷送好局。
先是猶豫不決,本來說好立蕭寶玄的吧,現在齊武帝的孫子巴陵王蕭昭胄也來投奔他,他就想立後者了。接著內部出了矛盾,崔覺和崔恭祖這兩個指揮官爭功,崔慧景未能認真處理,而且還幾次否決了崔恭祖合理的作戰建議,搞得崔恭祖對他深懷不滿。於是,局勢逆轉,蕭寶卷的救兵來了。
指揮救兵的大將就是豫州刺史蕭懿,他得到蕭寶卷求援的密令後,立即率北伐軍從江北的採石渡江,回攻崔慧景。崔慧景兩眼只盯著臺城裡的守軍,對於西邊的蕭懿完全不設防。結果可想而知,崔覺的幾千精兵被蕭懿殲滅,崔覺本人單身逃回,崔恭祖乘亂向臺軍投降。
崔慧景的殘餘部隊遭到臺城軍與蕭懿軍的內外夾攻,全軍覆沒。崔慧景窮途末路,逃到江邊,被一名漁父砍下頭顱,獻到建康,崔覺、崔恭祖以及江夏王蕭寶玄也都被擒斬首。蕭懿居功至偉,被封為尚書令。他不曾想到,在蕭寶卷這位變態國君的手底下做功臣,其實與做叛臣的下場並不會有啥兩樣。
二十 蕭衍代齊
南朝自蕭道成以後,蘭陵蕭氏的人士就層出不窮。一群老蕭、大蕭、小蕭,雖說是同宗,卻又有親疏遠近,簡直要把頭腦都給&ldo;蕭&rdo;暈。我們有必要在此補敘一下蕭懿、蕭衍兄弟的背景資料。
蕭懿兄弟十人,他們的父親蕭順之我們已經提過,官至丹陽尹,死後被追贈鎮北將軍。蕭順之是蕭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