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1/2 頁)
幾年後,北魏又攻佔了宋、魏之間氐人建立的仇池。鮮卑人成為北方博弈的最後勝者,除北魏以外所剩的兩大勢力:柔然和吐谷渾,也都是鮮卑的旁支或苗裔。
四 義康失勢
拓跋燾結束了十六國紛爭的局面,一百多年來,北方胡人的部族首領拉上幾支騎兵就可以割據、稱帝甚至稱霸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與以往石趙和前秦的兩次統一局面相比,北魏的這次統一要穩固長久得多,延續了將近一個世紀。為什麼雄踞中原的最終霸主,會是這支起於漠北、弱小且落後,一開始並不被眾多勢力看好的力量呢?
首先是&ldo;天時&rdo;。拓跋氏在起初使用&ldo;魏&rdo;這個國號時,就有了志吞天下的決心。從拓跋珪、拓跋嗣,再到拓跋燾,三代帝王,綜合素質未必比石勒、苻堅、慕容垂等人強,但其平均素質絕對高於十六國中間的大部分君主。首領素質的均衡性與一貫性,是北方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的,甚至南面的宋、齊等同時期的朝代,也都遠遠達不到這一點。這裡面有天意的成分,同時也得歸功於比較合理的北魏儲君制度,基本上每一代君主,在即位之前,都經歷過戰場的洗禮,也經受過政治的考驗。&ldo;子貴母死&rdo;的制度,則更保證了皇室的權威性。有了優秀的君主,戰略方針和政策就得以一代代地傳承下去,而不至於半途而廢。從北魏建國到統一北方的五十年裡,我們可以看到,北魏的擴張具有很明顯的階段性和漸進性。這個馬背上的部族並不像赫連勃勃那樣只知用騎兵進行衝殺和遊擊,而是一步一個腳印,一邊在戰場上取得土地,一邊在戰場下鞏固自己的成果。除了拓跋嗣時代主要對柔然用兵外,每隔四到五年就取得一項新的戰果,這種時間間隔是相當合適的,既給了己方鞏固消化的時間,也沒有給敵人留下太多的可乘之機。此外,北魏也常得到老天的眷顧,賺了不少便宜,比如參合陂之戰中黃河突然封凍,生擒赫連昌的戰役中又正好碰上狂風大作,等等。歷史的程序具有必然性,但又往往在關鍵時刻由某些偶然的小事件改變其軌跡。
其次是&ldo;地利&rdo;。北魏的發祥地位於偏僻的漠北,經濟文化落後,看起來是一個很大的劣勢。然而事實證明,地理上的條件恰恰是導致拓跋氏脫穎而出的一個優勢。這一地區的周邊多為鮮卑、高車等原始遊牧部落,並不比拓跋氏先進和強大,北魏在發展壯大的軍事過程中,得以先易後難,先弱後強,不但避免了迅速的失敗,還大量地掠奪了各種資源,尤其是人口和牲畜。北魏與後燕的衝突,源於馬匹資源的矛盾,經過長期徵戰,中原地區的馬匹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慕容寶等人索馬的要求,反映出當時燕國戰馬數量的不足和素質的低下,在馬匹決定勝敗的騎兵對戰中,兵強馬壯的北魏可以說是佔盡了優勢,不僅遠遠超過戰馬稀缺的南方鄰國,也勝過遊牧為生的北方勁敵柔然。各割據勢力與他們對抗,唯一能夠相持的手段,只有守城,而這一手段,在北魏的力量不斷強大後,也不再成為阻擋魏軍取勝的障礙。
當然勝利也離不了&ldo;人和&rdo;。北魏剛剛興起時的組織結構十分原始,其實也給了那些受過&ldo;先進文化教育&rdo;的漢人更多施展身手的空間。拓跋鮮卑的文化素養並不高,但其首領是比較有見識的,他們認識到只有依靠中原人士才能夠統治中原,對於中原文化,更是推崇備至。在收服割據勢力的兼併戰爭中,他們也就不斷得到附近的漢族士人的支援和歸順。北魏又十分注意網羅人才,只要是士大夫求見,無論少長,都由皇帝親自接見,詳細交談,凡有才能者,一律根據具體情況錄用。這些有識之士面對北魏幾乎白紙一片的規章制度,既能引入漢人成功的統治手段,又可以吸取漢人失敗的教訓,從而逐步建立起一套比傳統制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