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鳩摩智與獨脈神劍 > 第26章 鳩尤神劍26

第26章 鳩尤神劍26(第1/6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無處逃生樓蘭雪四合院之臥虎藏龍兇靈驚魂,冥音索命!穿成瘋批庶女,穩定發瘋拿捏戰神庶妹害我,新婚夜把她扔給乞丐步步修仙路男多女少異世寵真千金沒丟,換個開局訓狗四合院:穿越六零閆解放有空間少年的心在無人處被捂熱帝都暗帝的小寶貝那年梨花開又落閒魚修仙記綜影視:變成動物後被讀心綜藝糊咖就是矯情穿書50,別人囤米我囤錢悠哉獸世:嬌媚蟲母左擁右抱八零寵婚:嬌妻追夫好孕連連成親當天,清冷兄長失控搶婚

孫笛這一問,倒把顧乘風難住了。他雖有數十年道行,從黃玉笙那裡所習道門之法卻遠談不上精深。黃玉笙時刻擔憂重明觀為丁賢梓所吞,一門心思都撲在道術研究之上,弟子們請教道法,她便將華清師太所授依葫蘆畫瓢再授與弟子,弟子參悟幾何,所授內容有無矛盾,她是一概不管的。

好比“有用”、“無用”之說,顧乘風方才所言,正是黃玉笙教授他的道理,然而顧乘風自己也明白,這解釋初聽有理,卻經不起推敲。倒是回想當日在玉塵山莊,玄牝真人一番話,拿來參悟這“無用之用”,格外在理。他說:“世人形形色色,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欲求,然而萬千欲求究其根本,只在一個果字。皇帝求皇帝的果、乞丐求乞丐的果、父母求父母的果、子孫求子孫的果。然而皇帝可以是乞丐,父母亦是子孫,歸根結底,大家的果並無不同。不同人求著相同的果,所以人與人不同,人生與人生不同,這不同之處,皆在不同的因。古人說:吾無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又說: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筆者注:前典出自《莊子·內篇·德充符》;後典出自《莊子·內篇·齊物論》)足見大道之境,在乎忘情、忘我、忘物。所謂情、我、物,不就是一切果嗎?人人都說入魔易入道難。以我之見,是因為道司來,魔司去,道在因,魔在果。所以入魔易,無非忘因而求果乃庸庸世人之天性;所以入道難,無非忘果而求因,非聖賢不可及。你定要問我,既然道門師法自然,而求果又是世人天性,為何忘果而求因,反是入道之門呢?可是我們且想一想,世人雖以求果為天性,求果而得者、不得者,孰多孰少?皇帝、乞丐、父母、子孫,無論怎樣求果,求怎樣的果,得償所願者,十中無一也。故求果是為自然,求果而不得,亦為自然。明知求果而不得,卻一味求之,又如何順應自然?知果報之難得而忘果求因,這才是自然之本。至於無為有為,無用有用,也是這個道理。無為者,求無為之因也,無為本是無為,求之,有為也;無用者,應無用之本也,無用即是無用,應之,有用也。所以無為之為,無用之用豈不剛好印證了求因而忘果,方為道門之法?而拿我們修行來說,自仙家三派開宗,修為精深、法力高強者不知幾多,然凡胎得脫,飛昇三十六重天者才幾個?仙根再豐,仙緣再深,不悟天機皆是枉然。我離了長白山,雖修為增進困難重重,反在這雲遊四海之途參悟甚多,得以脫盡凡胎,儘管才修個地仙之位,也比那些徒有一身修為法力,卻為凡胎所困,終究油盡燈枯者幸運多了。”

拋開因果論,道門這“無用之用”的難題似乎迎刃而解了。可是遵照玄牝真人的說法,莫說以道家學問治國理政了,便是拿去安撫民心,也似乎虛無縹緲了些。想到這一層,對於道門的前途,顧乘風忽然多了一絲憂慮。他望著孫笛幼鹿般的杏仁眼,嘆道:“人生際遇,便是仙人也未必算得盡。誰又敢說,守株待兔非智者所為呢?”

孫笛收起笑臉,道:“莫非仙俠也認為,天地間芸芸眾生,貧賤生死皆有定數?”

“道門講求萬物歸宗,究的是源頭、探的是根本。在我們道門看來,命理飄忽不定,也無多少意義,命理定數之說反為異端了。”

“我明白了,你是說,在你們仙家弟子眼中,眾生眾物本同源而生,一切際遇,雖有形色之變,根本是從來不變的。那便難怪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樣的說法了。”孫笛嘆道,“可是我們活在俗世中,卻沒有此等灑脫呵。君不仁、則民苦,夫不仁、則妻苦,親不仁、則子苦。百姓勞苦奔波,為的是一日三餐;官吏勞苦奔波,為的是錦繡前程;帝君勞苦奔波,為的是大好河山。紅塵中人,若不為果報,是活不下去的。”

與儒生暢談,顧乘

目錄
我扔他國總統進大海歡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