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遷都(第1/2 頁)
卻說馬仲奎回到京城,向兵部稟告欽差被團滅的訊息。
朝廷震驚,崇禎早朝時,叫來馬仲奎問話。
馬仲奎誠惶誠恐的說:“稟告皇上,全完了,欽差隊伍全完了,東明賊佔領了井徑關,我們猝不及防,被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連欽差方公公,也被他們給殺了。
微臣拼死抵抗,才得以逃出重圍,本想盡快回來稟告皇上,無奈微臣身負重傷,在路上耽擱了數日,還請皇上降罪。”
崇禎聽了,怒摔手中奏摺,罵道:“亂臣賊子,亂臣賊子,上次還只是羞辱朕的天使,這次竟然敢趕盡殺絕,這是公然反叛。
此賊不除,朕難解其恨。傳令給各地軍馬,立即集結,不惜一切代價,誓斬鍾賊。
此賊為天雄餘逆,傳令南都,派軍查抄宜興盧氏,廬州(吳士講)吳氏二族,滅九族。其餘大名歷任知府、知縣夷三族。”
一眾大臣聽說後大驚失色,紛紛跪下來說:“萬萬不可呀,皇上。”
一個御史說:“鍾二稚子狼心,與他人何干?無論盧督師是否喪師辱國,然已為大明捐軀。失責而不失忠心,皇上應為其正名才是。”
另一個御史說:“皇上,倘若因轄下刁民反叛,而誅流官,往後再無守土奮勇之士,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崇禎氣極,說:“守土奮勇之士?大明八千里江山,不到數月三分歸賊手,何來守土奮勇之事?朕意已決,爾等若再為賊子張目,拉出去杖斃。”
百官還想辯駁,工部尚書倪元璐站出來說:“皇上,如今東明賊公然反抗朝廷,截殺朝廷欽差,皇上要傳旨南都。
然如今航運已被賊子截斷,河南湖廣也盡歸賊手,往江南之路已然斷絕。
皇上派的天使一是繞道川蜀,二是走海路,如今井徑關已失,繞道川蜀需走宣府大同,路途遙遠,山高路險,流寇橫行。
而賊寇攻打杭州,用了大量的戰船,走海路賊寇恐也會被攔截。
皇上,如今朝廷實則已經成為孤島,臣以為當今之計,是儘快遷都。以圖後續反攻。”
崇禎聽了倪元璐之言,禿然坐在龍椅之上,頹廢的說:“諸位愛卿,依你們之見,這都城遷往何處為妥?”
倪元璐說:“皇上,如今往南都道路被東明賊堵塞,只有往西一條路可走,西方大城有太原、西安、成都幾座古都可供選擇。
但太原離東明賊太近,而西安常年災荒,糧草匱乏,也不是上佳。
所以臣以為,當遷往成都,成都為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易守難攻,有利於休養生息。”
眾臣聽了這君臣一唱一和之言,方明白皇上要誅盧家是假,打算出逃為真。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把眾臣驚得目瞪口呆。
特別是內閣首輔陳演,皇上想要遷都這麼大的事情,竟然沒有和我這個內閣首輔商量。
這讓陳演的面子,一下子掛不住了,此事若被有心人得知,彈劾本學士的奏摺,恐怕很快就要到御前,陳演決定先下手為強。
於是陳演出列說:“皇上,臣彈劾倪部堂禍言亂政,致大明社稷於不顧,致京城數百萬百姓於不顧,皇上若此刻遷都,後世評說定以出、閔、哀、衰為號。還請皇上三思。”
崇禎聽了氣的怒摔手中奏摺道:“朕還沒死呢,首輔就給朕起了諡號,你眼中還有沒有朕?如此狂悖之言,都能在朝堂之上,當著眾臣的面說出,你還真是朕的好首輔。”
內閣三輔魏藻德聽到皇上發怒,心中暗暗竊喜,若是皇上拿下首輔陳演,自己就很有可能晉升為次輔。
以崇禎一貫的作風,次輔說話比首輔管用。這遷都之策,恐怕也是出自次輔蔣德璟之手。
但他也不希望皇上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