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2/2 頁)
歲 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
劉精義 隊員23歲 南開大學歷史系肄業
冼自強 隊員17歲 初中畢業
曹國鑒 隊員18歲 初中畢業
龐中威 隊員19歲 初中畢業
李樹興 隊員19歲 初中畢業
王 傑 隊員19歲 初中畢業
我們不惜篇幅,列舉長陵發掘委員會和考古工作隊人員的概況,意在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以研究歷史並建立陵墓博物館為主要目的,有計劃、主動發掘的第一座皇帝陵墓的歷史史實,留下儘可能詳細的記錄,以期為政治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以及其他學科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加開闊的思考空間,為此次發掘的得失作出真實而科學的評價。
風雪天壽山
既然發掘明陵已成定局,身為考古研究所副所長並主管業務的夏鼐,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發掘的指導工作。他催促工作隊長趙其昌‐‐也是他的學生儘快上路,去明陵調查。
1955年最後的一天,趙其昌偕同探工趙同海攜帶著考古專用的各種工具,走出古城北京,冒雪北上,來到十三陵這座昔日的皇家聖地。
寒風呼號,雪花紛飛。起伏的群山和荒蕪的陵墓蒙上一層慘白的葬衣,沉睡了幾百年的皇家陵園越發顯得死寂與淒涼。趙其昌踏著沒膝的積雪,越過祾恩殿,爬上長陵寶頂。
&ldo;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rdo;站在大明成祖皇帝這座輝煌、雄偉的寶頂之上,舉目四望,群陵棋佈,高低錯落,黃瓦紅牆,掩映在綠松白雪之間,真是一幅絕妙的風景畫;俯首南眺,一條長達7公里的中軸線如同一道寬大壯美的銀鏈,從遙遠的天際橫空而降,直通腳下,巨石雕刻的文臣武將排列兩側,形成一條&ldo;神道&rdo;,顯示著威嚴而肅穆的皇陵氣派。狂風勁吹,積雪翻騰,樹枝撼動,嗡嗡之聲伴隨旋卷飄揚的雪片忽隱忽現,此起彼伏,遮雲蔽日,如戰鼓擂響,似萬馬奔騰。淒淒北國曠野,彷彿燕王朱棣正率領千軍萬馬,揮舞金戈鐵甲,再度高擎&ldo;清君側&rdo;的大旗,開始橫掃天下的征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