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人的屍骨終於出現了。她安詳地躺著,頭上滿插金、玉、寶石、釵簪,面稍向南側臥;左臂下垂,手放腰部;右臂向上彎曲,手放頭部附近;脊椎骨上部稍彎,下肢伸直;肌肉已經腐爛,只有一個殘存的骨架。
看來這位悲慘的女人,生前未得到幸福,死後同樣未能得到萬曆的照顧。從她那姿態中,仍讓人感到一種不甘於屈辱卻又無可奈何的悲愴命運。
發掘人員想把她的屍骨搬出來,放進木槽。但一經拿動,整個骨胳卻四散開來,只有下肢關節處還有韌帶相連。
大家只好一塊一塊向外拿。她的頭顱由於肌肉早已腐爛,只有一個扁圓的白中帶灰的骷髏尚枕在菱形錦織枕面上。眼眶中二目無珠,像一個無底黑洞,陰森可怖,鼻骨俱已爛掉,只有兩個呼吸的孔穴鑲嵌在骷髏中央。張開的嘴巴,牙齒外露。似在猙獰中露出一絲淡淡的苦笑,沉寂中發出呼喊像是在訴說自身的不幸與淒涼,又像在感嘆人生的苦難與蒼桑、滑稽與可笑。她的身下鋪滿了紙錢與銅錢。這是供她在地下的靈魂生活之用。她生前的肉體沒能用金錢沒能得到愛情和幸福,不知地下的亡魂,能否得到人世間不能得到的一切?面對這堆紙錢,越發讓人感到人生的悽苦與悲哀。但願這些紙錢銅幣能使她的孤苦的亡靈有所慰藉。
蠟炸木俑與殉葬制度
在棺床南北兩端的八支木箱內,裝滿了木俑,其中七箱人俑,一箱馬俑。因木箱受潮氣侵蝕,俱已腐爛黴朽,箱中大部分木俑也已腐爛變質,一觸即散,不易拿取。從地面痕跡辨析,地宮內可能幾度積水。水的蒸發加速了木俑的壞爛,使之成為現在的狀況。
為搶救木俑,工作隊決定,就在開棺的同時,由白萬玉老人對八箱木俑進行清理,並採取保護措施。
木俑的數量已無法鑑別,估計當在千件以上,比較完整的僅剩三百餘件。仔細辨認,還可看得出是用松木、楊木、柳木雕刻而成。人俑多數為男性,其中少數是留有長鬚的長者。少數女俑,身材都較矮小,呈宮女形象。但無論老少男女,都衣冠整齊,神采飛揚。馬俑則鞍蹬齊備,形態各異。各種木俑稍作藝術排列,便是一幅極為形象的宮廷內府生活畫卷。
據考古發現和證實,這種以俑殉代替人殉現象的最早出現,當在奴隸社會後期。一些奴隸主感到用大量的奴隸和牛馬殉葬未免耗費生產力,損失太大,於是便提出了這一替代的辦法。
在安陽殷墟的墓葬中,曾發現過用灰青泥質製做的帶著桎梏的男女俑,但數量不多,看來這種方法在當時尚未盛行。事實上,直到孔子的時代還用活人、活獸來殉葬。一生呼籲仁善的孔子對人殉固然痛心疾首,對以俑代人殉的方法也不贊成。他曾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怕這些之乎者也的語言仍不足以引起眾人的注意,乾脆直言不諱地說:“為俑者不仁。”
這位孔老夫子未免有些糊塗,真正創造和推行以俑代人制度者,在今天看來仍是一個十足的大仁大智之士,此舉不知使多少生命倖免於難。且不說遠古的奴隸社會,就是後期的明朝,其妃嬪宮女之慘死,也足以令人潸然淚下。
歷史進展到明代,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思想及生活習俗亦有很大發展變化。在這樣一個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施行人殉制度,帝王將相自感不甚光彩,為掩蓋事實,宮廷文獻極少記載,只是從零星的史料中透露出一點資訊,讓後人窺視其中慘象。
明朝用人殉葬和奴隸社會不同的是,不採用戰俘或奴隸,而是以妃嬪宮女殉葬。其方法也不再是活埋或砍頭再埋,而大多是先吊死,再埋入陵內或別處。明景泰帝時所載“唐氏等妃俱賜紅帛自盡”,便是一例。若殉葬的妃嬪人數多,(如為朱元璋殉葬的四十六人)就讓她們集體上吊自殺。
臨刑前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