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第2/3 頁)
出於長輩關懷小輩隨口問問,她便乾脆怎麼想的就怎麼說。
“我前兩日有個功課是跟了拙去後山挑水,我一直聽了拙說他一天可挑八桶水,但對這八桶水到底有多少卻是沒什麼概念的。結果,了拙帶著我去水房一看,那八個桶幾l乎是寺裡三天的用水量吧?”
別提她那會乍一看見那八個大桶的震驚,生怕自己“挑完一桶水”的功課無法完成,整個天都快塌下來時,了拙拎了個相對袖珍些的鐵皮桶遞給她,給她指了指角落裡的那個米桶:“你裝滿這個就行。”
她剛松完一口氣,跟著了拙去後山水庫挑水時,又發現了這項功課的困難程度壓根不在把水裝滿,而是在如何減少水量於往返路程上的損耗。
一想起她那天來回拎了五趟水,了了就忍不住犯嘀咕:“你們後山挑水的這條路也太故意了,不用水泥路鋪平整就算了,還特意墊了條又窄又陡的。”到底是在為難誰呢?
只不過最後那半句話,她沒敢說出口,只能放在心裡稍稍腹誹。
“不故意找點苦吃,哪能分得清甜是怎麼滋味?”過雲將了了的茶杯滿上,舉例道:“本來你覺得抄經書已經夠累了,想著出去挑挑水不僅能看看寺外的風景,也不用再抄經書,是樁難得的美事。可真去挑了一天的水,我再讓你自己選,明日是抄書還是挑水,你會選什麼?”
那肯定……選抄書啊。
了了心中剛躍出這個答案,也就瞬間明白了過雲的意思——事要有比較,才知難易滋味。
可這麼淺顯的道理,在如今浮躁的人性社會化中,往往會被徹底忽略。
有了這一遭相談甚歡,過雲老祖便時常會讓了拙去喊了了吃茶點。
不一定是在竹樓,有時候也會在後山的小涼亭。小涼亭背靠著梵音寺的飛石瀑布,每次下完雨,山林中水量大漲,那個涼亭便是最涼快的地方。
她第一次去時,過雲老祖也叫了裴河宴作陪,師徒倆邊下棋邊閒談,壓根沒她什麼事。
了了聽了一會聽不懂,替兩人滿上茶水後,拿著塊糕點叫上了拙下了涼亭去石潭旁玩水。
酷暑之下,天氣已經逐漸變得炎熱。
她找了塊背光處的岩石,原想脫了鞋浸浸腳,感受感受石潭中的涼意。可抬起頭見裴河宴瞧來一眼,又覺得在一眾男僧面前戲水
似乎有些不妥。
她尚在糾結時(),了拙已經撲通一聲℅()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跳進了潭水裡。
於是整個下午,她光顧著看了拙跟下餃子一樣把自己一次次反覆地下入了石潭裡。
過雲和裴河宴一盤棋下完,領著了拙就先回去了。
裴河宴從涼亭上走下,倒不著急回寺裡吃晚齋,而是坐到了她旁邊的石面上,將她猶豫了一下午都沒能脫下的鞋襪除盡,放入了冰爽的潭水中。
太陽已有落山之勢,沒有陽光的溪谷,潭水更涼了一些。
了了被冰得忍不住冷嘶了兩聲,又貪涼地往潭邊挪了挪,把整個小腿都泡進了深潭之中。
第一回去時,裴河宴仍在。
過雲這次不和裴河宴下棋了,而是點了了了坐在棋盤上陪他玩五子棋。
他與裴河宴聊著佛雕上的事,下得心不在焉。了了也沒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該佔便宜佔便宜,贏了過雲四五回後,在兩人談話結束的最後一盤,慘敗到回了半天的神才徹底消化了自己輸得又快又慘烈的現實。
了了第三次去時,涼亭裡只有過雲一人。
了拙也沒來,陪著過雲的是覺悟最後收的關門弟子——了盡。
了了知道了盡和守墓人山神的關係,但還是第一次在寺裡見到他。兩廂似乎都是彼此知曉卻素未謀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