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2/2 頁)
放各種各樣的供品。廚房裡還有被煙燻黑的灶神,窗戶和牆壁上貼著許多護符。這些護符都是保證全家安全的。村裡的鎮守神殿同樣是安全的地方,因為有大慈大悲的眾神鎮守。母親們喜歡讓孩子到安全的神殿內玩耍,孩子們的經驗中沒有害怕神的說,也沒有必要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神意之類。眾神受人禮拜,又轉而賜福人間。他們不是當權者。
男孩入學二、三年之後,才真正開始訓練,把他們納入成年人那種謹慎的生活模式。在這以前,孩子學習控制身體。如果太淘氣,就&ldo;治療&rdo;他的淘氣,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他受到的是和藹的規勸,有時受點嘲笑。但他可以任意行事,包括對母親粗暴。他的小自我中心得到助長,剛開始上學沒有什麼大變化。最初三年是男女同校。而且,男女老師對孩子都很喜愛,與孩子平等相待。不過,家庭和學校都一再囑告他們不要使自己陷入&ldo;難堪&rdo;。孩子年齡尚小,不知道&ldo;羞恥&rdo;,但卻必須教導他們不要使自己&ldo;難堪&rdo;。比如,有個故事裡的男孩,本來沒有狼,競瞎喊&ldo;狼來了!狼來了&rdo;來&ldo;愚弄別人。如果你們也這樣,人們就會不相信你。那確實是很難堪的事。&rdo;許多日本人說,他們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個嘲笑他們的是同學,而不是老師或家長。確實如此,在這段期間,家裡年長者的工作不是嘲笑自己的孩子,而是逐漸把受人嘲笑和必須根據&ldo;對社會的情義&rdo;而生活這種道德教育結合起來。孩子六歲左右時,以忠義獻身的故事形式(即前文所引六歲兒童讀本中義犬報答主恩的感人故事)而提倡的義務,才開始變成對他們的一系列約束。長輩對孩子說,&ldo;如此下去,世人會恥笑你&rdo;。規則很多,因時因事而異,大多數規則與我們所說的禮節有關。這些規則要求把個人意志服從於逐漸擴大的、對鄰居、家庭及國家的義務。他必須自我抑制,必須認識自己所承擔的&ldo;債務&rdo;,並逐漸處於欠恩負債的地位,如果他打算還清恩情債,就必須謹慎處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