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勸張飛(第1/3 頁)
整整一天時間,劉禪都呆在棚戶區中。
他親自走完了全部二十四戶陣亡士兵的家。
而這中途,還臨時加入了兩個人——張飛和丁奉。
張飛是酒醒之後,又拎著五斤牛肉去找劉禪,反正左右無事,便想找他涮火鍋再喝一輪,順便聊些統兵的事情。
範強、張達的事,讓他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張三爺改變的契機之一就是因為上次漢中比武的事,這次又親眼看過了劉禪赤星軍的戰鬥力,便想與他好好談談,結果撲了個空。
張飛想做什麼事可不會輕易放棄,於是一路追到了棚戶區這裡。
而丁奉則是新官上任,在老劉給他安排的臨時居所裡坐立不安,便想著去找太子,看看有什麼需要自己效勞的。
急於表現自己的少年在王府撲了個空,也同樣找到了這裡。
張飛和丁奉都是第一次來這個“棚戶區”。
對於劉禪一手建立的這個“軍屬大院”+徵兵落選人員及家屬安置點,他們一開始並不怎麼在意。
大部分所謂“志向高遠”的將領,並不關心普通士兵及其家屬的生活狀況。
那些是士兵們自己該操心的事,將領只要按時發糧發餉,少剋扣一些,那已經是對手下的兵相當不錯了。
他們去找劉禪時,幾乎正眼都沒有看裡面生活著的這些人。
不是刻意的嫌棄或瞧不起,而是成長環境塑造的觀念,讓他們下意識將這些人過濾掉了。
就像看到路旁的花草樹木一般,並不會投以過多的關注……直到他們發現劉禪正在表情嚴肅的走訪此地居民。
那種肅穆的表情他們鮮少在劉禪身上看到,以至於二人一時都沒有上去搭話。
還是發現二人到來的劉禪主動上前招呼,看到是三叔和丁奉,他略做思考,便邀請對方陪自己做完這件事再談其他。
張三爺與丁奉雖不明所以,也還是答應下來。
跟著劉禪又走訪了一家之後,他們就馬上明白劉禪在做什麼了。
可是對劉禪的行為,張三爺並不能理解。此時雖還沒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詩句,但道理是相通的。
對與二兄相反,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三爺來說,打仗死人再尋常不過。
普通士卒動輒便是成千上萬的死,既然拿了糧餉又享受了家庭免除其他徭役的政策,那便要有隨時會死的覺悟。
劉禪給他們的撫卹甚至遠超過喪事所需,還有剩餘。何必還要做這些事呢?又不是良將名士,如此作為也無法吸引人才來投。
對三叔的疑問,劉禪暫時並未給出答案,只是繼續帶著他們走訪。
【丁奉好感度+10】(20)
【丁奉好感度20,體質+10,暗器天賦+10x2,劍術天賦+8x2,刀法天賦+8x2,長兵天賦+5x2】
然而對丁奉來說卻是另一種感覺,作為靠著陷陣、先登這種高危作戰混上來的基層軍官,他太知道沒有後顧之憂對一個士兵的重要性了。
平日裡受上官盤剝打壓的他,才知道軍隊居然也可以是這樣的。
無論是不理解的張飛,還是充滿好奇的丁奉,隨著陪劉禪走訪都開始觀察起了在這裡生活的人們。
隨後他們便發現了此地之人的不同,外面的普通百姓大多表情麻木淡漠,終日為生計愁苦自然再無餘力思考別的事情,當然包括忠義仁勇等等……
老劉治下的普通人要比其他兩地好上一些,但也不像此地人一般,眼裡始終帶著積極的神采,臉上充滿希望。
偶爾聽到他們閒談聊天,都是誰們家的兒子作戰勇猛,誰的丈夫武藝高強,羨慕你家的已經入了正規軍,我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