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4 頁)
方天林似是想起什麼:&ldo;方掌櫃,且慢,其他都沒有問題,就是我家小門小戶,沒人找上門來那自是一切安好,要是有人仗勢強買,我們不賣怕是不行,這事你們有沒有辦法解決?&rdo;
方掌櫃跟兩位東家一合計,說道:&ldo;要不這樣,你就報縣丞的名,暫時先緩一下,之後派人去縣城通知一聲,我東家會處理好。要是連東家都沒辦法解決,那就賣予他們,形勢比人強,誰都沒轍。&rdo;
不是方掌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他東家後臺也不大,和縣丞倒是搭上了關係,但縣丞同樣不是多大官,在阜陽縣城還能抖抖威風,出了縣城,在上級官員眼中,那真什麼都不是。
方天林接過契書瞄了兩眼,契約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沈家誰都沒進過學堂,他這個唸了十幾年書之人也只能當自己是睜眼瞎,這手印可不能隨便按。不過他什麼都沒說,沈老爹買過地買過牛,那都是要簽契約的,他知道該怎麼做。
果然,沈老爹讓方掌櫃對著契約唸了兩遍,他一個字一個字對照著,確認兩次都是一字不差後,在契約上按下手印。他不是真一個字不識,起碼數字還識得幾個。
雙方誰都沒提去衙門蓋印之事,這份契約便不是紅契,而是私契。同樣有效力,只是對簿公堂時會麻煩一點,大家都心裡有數,雙方在身份上並不對等,真鬧起來明顯沈家更吃虧,儘管衙差屬於下九流,而沈家是農戶,歸於上九流。
方掌櫃他們是坐馬車而來,靖朝道路並不像現代公路那麼平整,而雞蛋又是易碎物品,必須用糙墊子等物隔開才行。沈家人多,只是沈家河他們都不在,靠方天林姚大嫂等人,算上幾個大點的孩子,依然忙了好一會兒,才搞定這些。有了這回經驗,以後他們便可以提前準備。
周毅他們走之前,方天林說道:&ldo;你們怎麼說來源都行,也可以不用打沈家招牌,但不能說成是他人的東西,包括你們在內。&rdo;
周毅和張亭都同意,源頭掌握在沈家手中,他們這麼做並無好處。一旦雙方起齟齬,沈家不供貨了,他們上哪找同樣品質的貨?
沈老爹他們都是實誠人,賣給方掌櫃的那些雞蛋都經過挑選,個頭實在小的全被篩選出來,留著自家人吃。
這次雞蛋攢了七八天,方天林就湊了個兩百整,沈家一共得了三百文。這錢是少,沈家人卻各個臉上都帶著笑意。
前頭一批雞數量不多,再過一個多月,第二批雞也將長成,到那時,即便已經是寒冬臘月,雞不大愛下蛋,按著方天林的意思,給雞也&ldo;燒炕&rdo;,產蛋量不會低到哪去。
正常情況下,那麼多雞一天至少能收穫三四百枚雞蛋,按著三文兩個算,一天就能得錢五百文左右,那一個月就是十五兩。刨除成本,怎麼也有十來兩,這麼算下去,一年豈不是能有百兩銀子進帳?
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當方天林將這個往少估算的數目透給沈家人知道時,張婆子立刻震驚地站了起來,差點連椅子都帶倒,連慣常很能端得住的沈老爹,都瞪圓了雙目,嘴張得都能塞下一個雞蛋。
&ldo;這事你們誰都不能往外說,都爛在自己肚子裡。&rdo;沈老爹知道事情輕重,這些都還只是預想,只有等錢財實實在在拿到手上,那才是他們的。要是誰眼紅,往雞場那邊下藥,那真是防不勝防,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ldo;以後你們多注意點,看看有沒有形跡可疑之人。&rdo;
&ldo;嗯。&rdo;沈家人一致點頭。
方掌櫃大約十天來一次,每次都能帶走三百多個雞蛋,沈家每回都能入手半兩左右。真金白銀在手,這一段日子以來,沈家人幹勁都特別足。
大家心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