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李息建功傳(五)(第1/2 頁)
“放!”
躲在步卒方陣身後的弓箭部隊各自朝著對方的步卒方陣射箭,由於還有一段比較長的距離,倒也不必擔心射中自己的隊友。
咻咻咻!
鐺——
鐺——
“啊——”
“混蛋,你踩到我的手了!”
上千枚箭矢呈拋物線拋向對方的步卒方陣中,但大部分都被步卒方陣的方形盾牌擋下來,只有一小部分倒黴蛋被箭矢射中沒有防護的下身膝蓋,頓時倒在地上不斷哀嚎。
但隊友是不能專門為了救他一個人就停下腳步,導致方陣陣型渙散,從而給敵軍一舉擊潰的機會的。
所以這些不幸被對方弓箭手射中的漢軍士兵和閩越軍士兵,他們只能匍匐鑽在隊友們的胯下,從隊友胯下爬著退到步卒方陣後面,在各自的輕騎部隊接應下回到各自營地。
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一些士兵不小心被踩到手,乃至被直接踩死的。
終於,雙方的步卒方陣碰撞到一起。
最前面兩排計程車兵扔下盾牌,雙手緊緊握住長槍,這樣比單手握住更穩,免得戰鬥過程中長槍從手中脫落。
最後面幾排的步卒則依舊將盾牌舉在頭頂保護自己,防止對方的弓箭手對自己殺傷。
而當前面一排的某個士兵死亡時,第二排計程車兵會立刻補到第一排去,與此同時,第三排計程車兵也會扔下手中的盾牌,前進到第二排的位置,隨時準備給將要死亡的第一排進行替補。
由於前排的死亡率很高,所以無論在哪裡,對於前排士兵的賞賜都是更加豐厚的,同樣是殺死一個敵人,前排殺死一個是大功,後排殺死一個可能只是小功,並且前排士兵也有額外的補助,即便死了,撫卹金也比普通士兵多得多,在這麼多優厚待遇下,才有士兵願意做前排。
隨著雙方步卒方陣接觸到一起互相捅,後方的弓箭手們也不得不放棄射箭,畢竟敵人舉著盾牌防禦前方,自己隊友後背面對弓箭手是沒有盾牌防護的,從機率上看,射中自己隊友的機率遠遠大於射中敵人的機率。
弓箭手們在指揮官的指揮下撤退,並不是因為多麼仁慈不願意射隊友,僅僅只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射死隊友的機率要遠大於射死敵人的機率。
鐺——
鐺——
呲——
噗呲!
“啊——”
一杆杆長槍整齊地向前捅刺,不斷有漢軍步卒被捅死,也有閩越士卒被捅死,但雙方的方陣始終還在原地,誰也沒有後退一步。
由於長槍數量太多,居然出現了很詭異的一幕,只見其中一片區域,數十杆漢軍長槍與數十杆閩越長槍扭到一起,跟打了繩結一樣,誰也捅不出去,同時也收不回來。
咚咚咚!
漢軍步卒方陣中,一個個軍官站在後排,敲打著掛在胸口的小鼓,用不同節奏的鼓聲命令“遊陣小兵”出動。
具體到了這種級別的戰鬥自然是不會由主帥李息親自下達軍令的,那樣就屬於妥妥的微操了,微操一般是沒有好下場的。
畢竟《孫子兵法·九變篇》也說過,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孫子很早就批評過主帥或君王強行微操大機率會給最前線戰鬥的軍隊帶來災難性後果,李息也是讀過兵書的,自然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
所以都是由前線的指揮官的中下層軍官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尋找並選擇下達軍令的時機。
所以,一隻軍隊能否取勝,不僅取決於主帥是否英明,也取決於一個個中下層軍官是否英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