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奉還大政(第2/2 頁)
李建安捂著滲血傷口;“那好,你在這裡聽楊公安排,我得回去休息了。”
“好,你快回去吧。”陳洪範道。
楊文嶽留下,顏世祖、史可法、馬士英、洪承疇與李建安一塊出城了。
公元1645年三月初九,東王李建安在北京發動兵諫,首倡共和,史稱“安業革新”
次日,大明門貼出詔書,通發全國。
“大明朝廷,昭告天下。
煌煌聖土,九州萬方,億兆黎民,告示相傳。
大明自太祖朱元璋建鄴東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至今已有二百七十餘年紀。
我朱氏一門享國二百餘年,消費巨大,貢獻難說。
常見幼主治國,多有宦官亂政。
國未經盛世,民難免衰殤。
朝廷專權,國體殘敗。
既無先唐之開放強盛,又無前宋之自由繁榮。
今朝先帝殉國,社稷崩壞,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朕以弱冠之年繼位德州,何堪重任?
倘若一己之私禍國殃民,朕心何安?
國之所幸,東王李建安、國公楊文嶽舉兵收復京師。
朝臣諸公倡議共和。
士農工商歡欣鼓舞。
軍民百姓喜笑顏開。
各國使節彈冠相慶。
國民共和,海內同欽!
朕之所願,天地同心。
即日起,改國體為共和。
行權制衡於百官,奉還大政與萬民!
朕安,朕身安,朕心更安。
唯願華夏蒼生,渡此劫難。
他年浴火重生,喜樂安康。
全篇告示三百餘字,出自楊文嶽手筆。
告示一經貼出,立刻在京城引起轟動。
百姓們奔走相告,監生們一睹為快。
到下午時間,有官員在大明門前自裁,另有數名儒生前往東宮請願,可惜未能面聖。
陳洪範、司徒豹、萬朝宗、王之俊、曹化淳幾人維持京城治安,沒有什麼混亂。
如同去年闖軍進城時一般,老百姓異常平靜。
很多生意人連一天都沒歇業,該幹嘛幹嘛。
次日,李建安入駐國子監,下午召叢集臣開會。
會議由楊文嶽主持,史可法、顏世祖、洪承疇、馬士英、黃道周、薛國觀、鄭弘太等大佬悉數出席。
不僅京城百官到齊了,還有士子代表國子監生顧炎武、南京貢院黃宗羲等數人。
京城各界人士,如商界錢牧庸,學界孔維生,法律界刁世貴等知名人士,也來了不少。
京師各大商會幫派,丐幫,腳幫,黃金幫,漕幫也都有人員出席。
另有各軍各營把總及千戶以上武官,總計四百多人到場。
宏大的國子監大禮堂,竟然被擠得滿滿當當。
許多看熱鬧的小官小吏,只好在院子裡圍著擠著,水洩不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