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碗麵條的男人!(第1/3 頁)
9月26號。
青海,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
晚上七點半。
在吃過晚飯後,社科院考古所的眾人,拖著疲憊的身軀,再次聚集在了他們下榻的民居一樓大廳內。
九月的天氣,雖然沒有七八月那麼熱了,但是經過一天的發掘工作後,大家也全都精疲力盡了。
只是,領隊孔文建說要開會,誰都不敢說拒絕的。
陸陸續續的,三十多號人就聚集在了一樓,隨便找了板凳椅子做下後,就互相大眼瞪小眼。
陳翰也和同宿舍的幾位師兄坐在了一個角落,互相閒聊著。
捶了捶因為工作時長時間彎腰而很是痠痛的腰部脊椎後,陳翰疑惑的問道:
“師兄,知道今天老師要開啥會嗎?”
“不知道,估計和上次我們發現的那個疑似麵條的遺存物有關。”
莊雲鵬怒了努嘴,示意陳翰看向坐在最前排的一位頭髮半百的考古工作者。
“訥,剛才吃飯的時候,我聽李教授說,下午的時候科學院那邊來訊息了,說是鑑定出那團“麵條”的成分了。”
“李教授還和我們買了個關子,沒告訴我們到底成分是啥。”
“只是說老師接到電話的時候,大吃一驚。”
陳翰的好奇心,立馬就被莊雲鵬這三言兩語給激起了。
他嘴角微微一笑,自個琢磨著猜測道:“既然大吃一驚,那肯定就不是小麥咯?”
“除此之外,還有青稞和蕎麥這兩種現在比較常見的麵條製作物。”
“不過青稞的食用歷史只有幾百年,而且多見於雪區,青海雖然離著雪區挺近,但是畢竟不是高原,也不適合青稞的種植。”
“蕎麥倒是有可能,但是既然老師聽到結果大吃一驚,那也可以排除蕎麥了。”
陳翰摸著下巴分析了一會後,猛的一拍掌:“我知道了!”
“應該是用粟或者黍製作而成的!”
莊雲鵬一臉錯愕的看著他:“啊?為什麼?”
“這還用問為什麼嗎?”陳翰一臉無語的表情:“在唐朝以前,生活在華夏北方的先民,可是一直都以粟或者黍作為主要糧食來源的。”
“所以他們要做麵條,也肯定只能拿這兩種糧食作物來製作啊!”
雖然說,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五穀之說。
稻、黍、稷、麥、菽。
但是稻主要是南方人吃,也就是故楚越之地。
麥子因為沒有掌握研磨技術,在東漢之前,基本是不脫殼的,直接帶殼蒸熟吃,很不受古人歡迎,種的人很稀少,吃的人也很少。
菽,就是大豆,在先秦時期普遍被底層的百姓作為主要糧食。
秦國的最底層士兵,就是靠著一碗碗的菽飯(豆飯)和醬,一統六國的!
而實際上,從周到唐這段漫長的歷史中,華夏北方民眾的主食,主要都是“穀子”。
上到貴族和皇帝,下到普通有田產的老百姓,祖祖輩輩都是以穀子為主食。
而這穀子,便是粟了,也就是現在的小米。
粟本就是起源於華夏的古老作物!
是新石器時期的華夏先民們,從狗尾巴草裡一代又一代的選育出株體最大的“優良”個體,人工培育出來的農作物!
特別是最近五十年以來,不少新石器時期的遺址陸續出土,史前考古發掘的糧食作物,多以粟為主。
不管是根據實際的出土證據,還是史書的記載。
可以確定,自華夏史前文明到唐朝時期,中原大地上基本上都是以粟或者黍作為主食。
直到宋末,稻、小麥逐漸發展,粟才退居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