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第1/2 頁)
這絕對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只要有利潤存在,洋商們哪裡還管顧的了這麼多,就連俄國商人都奮不顧身的湧入了這個浪潮之中,還有誰願意滯後?
工程的事吳辰儘量交給張家的三兄弟張伯、張仲、張叔去監督,如今張家已搬入郡守府,張父自己在仁川開辦了一家煉油坊,這三兄弟都是生意世家出身,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手底下有些貨,讓他們去負責也算是量才而用,況且張家感念吳家的恩德,這一次來仁川原本就指望著報恩的,吳辰也相信這三兄弟不會從中撈什麼油水。
幾乎所有的工程一併開工,這仁川城外自然淪為了一座級大工地,到處都是塵土飛揚,將近十萬的勞工被組織起來進行勞作,這其中有俘虜、有漢人流民,還有走投無路找不到出路的朝鮮人,五花八門,這些事自然落到了張謇身上,由他來統籌規劃。
而袁世凱在廣東那邊也乾的有聲有色,他帶著吳辰的銀子,在廣東珠江口一帶不知以洋人的名義開了多少家門臉,大肆搞起了人口生意,往往一個月的功夫,便能給仁川輸送三千至五千人,而且大多都是年富力強的青壯,這其中才除了袁世凱活學活用,跟著&l;花旗國人&r;學到了不少忽悠的本事,什麼黃金城市,蓬萊仙境之類的話到處亂吹,反正也不怕人拆穿,拆穿了也不怕有人敢來找麻煩,袁世凱的活動讓同時期的&l;花旗國人&r;們恨得牙癢癢,這些奴工販子們顯然沒想到這個外來的小子會青出於藍,不知多少&l;豬仔&r;給這傢伙忽悠去了,害得許多人生意慘澹,這自然引來了不少人的報復,不過袁世凱還算機靈,很快意識到了危險,立即召集花旗國的販子們接頭,聲稱自己退出江湖,以後乾脆直接從他們手裡&l;進貨&r;。
花旗國的奴工販子們與他們幾十年前販賣黑奴的父祖一樣,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來幹這生兒子沒屁眼的生意的,賣到美洲是賣,賣到袁世凱豈不也是賺錢?立即與袁世凱達成了一致,大家不計前嫌,沉瀣一氣立即鬼混在了一起。
現在的仁川人口幾乎每一天都在不斷的膨脹,找機會的洋人,遷徙而來的漢人,甚至還有鄰郡流過來的朝鮮人,一夜之間成了遠東最混亂的城市,不得已,仁川安保團又進行了擴招,安保團計程車兵也開始逐漸裝備一些老式的火槍開始巡邏,可見治安狀況的惡化。
而隨著人數的增多,商業也開始蓬勃展起來,各種鋪面林立,有漢人開的客棧,洋人的酒館,朝鮮人的酒肆,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只是吳辰卻開始真正的頭痛了,人都自然是好事,現在整個仁川的人口已經差不多過了四十萬,就連義州郡那種窮鄉僻壤的鬼地方人口也達到了十萬,相比於那些五六萬人口的其他郡城實在是多了太多,可是五十萬人就等於是五十萬張口啊,一天的糧食消耗可是非常驚人的,只是仁川、義州就算再加上個剛剛控制住的開豐三郡也種不出這麼多糧食來,再加上現在工廠、道路的修建,更是將不少的良田並了過去,滿打滿算,能夠產出十萬人的糧食就已經到了極限,其餘的糧食從哪裡來。
英國人方面倒是對吳辰的缺糧很有興趣,這倒不是他們缺德愛爛屁眼喜歡看人遭難,而是敏銳的感覺到印度支那的糧食似乎有了銷路,印度國土面積極大,而且大部分都以平原為主,又屬於亞熱帶,可謂是富得流油的產糧天然場所,英國人控制這裡之後,對於這肥沃的土地卻大是頭痛,全種糧食似乎太浪費了一些,畢竟種出了這麼多糧食英國人也吃不完,難道全部拿去給印度的賤民吃?那不是糟踐了土地嗎?最後他們倒是明瞭不少的辦法,又是在那裡種鴉片,又是種棉花,反正什麼賺錢種什麼,可是畢竟這些農作物所需的土地有限,每年仍有大量的糧食結餘。
英國人有糧,而吳辰缺糧,按道理雙方應當是一拍即合才是,可是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