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2/3 頁)
有響噹噹的國外學歷,這嚴重挫傷了廣大青年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大量優秀人才嚴重流失,儘管他們裡走的時候也依依不捨,但是沒有國外的留學的經歷在中國科學界是很難向上發展的。而中國科學院則快要成了養老院,中科院院士的平均年齡高達七十多歲,一大批老朽佔據了中國科研金字塔的頂端,他們控制著中國科學界的生殺大權,那些想走上重要崗位的年青的科研工作者都要經過他們考察再考察,評估再評估,從學術觀點、師承門派,到學歷論文、思想品德都在他們的考察範圍之內,對於他們不喜歡的人隨便捏造一條理由就可以將其打入另類,斷送這個人年輕的科學生涯,對於他們喜歡的人即使是濫竽充數的草包也可以提拔到重要的崗位。在這種僵化腐朽機制控制下,中國科研陷入了一種惡性迴圈的怪圈,不重視科研成果導致那些真正想從事科研事業的人沒有條件脫穎而出,而一味地強調師承學歷又迫使大批優秀青年不得不走出國鍍金的道路以提高身價,這樣一來這些人花在學外語出國的時間比花在研究課題上的時間要多得多更多。某位有良知的科學家在獲得中科院院士的稱號時,曾無奈地對朋友吐露心聲:&ldo;在我最出科研成果的時候,處處受到排擠壓制,而當我的創造力最衰退的時候,卻獲得了中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這真是對科學和我個人的一個莫大諷刺。&rdo;
在教育方面出現的問題更多了,當國家急需大量的生產者投入經濟和軍工恢復生產時,卻發現中國雖然擁有堪稱世界上最龐大的白領人才儲備,卻找不到一個合格的模具技工。你可以招到一大堆英語說得比漢語都流利,金融、營銷、財會、商貿、電腦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得的&ldo;人才&rdo;,但你想招到需要的各類中高階技工卻難於上青天。中國的教育就是這麼古怪,它造出了臃腫的大腦和心臟卻忘記給自己安上強健的手臂與雙腿,當瞭解到這一切時程光真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更讓他感到憤慨的是中國教育部的那群混帳王八蛋們竟然在歷史教科指導書中明確提出嶽飛、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數典忘祖的教育對一代人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尤其是戰爭爆發後,人們的思想產生了嚴重混亂,青年人對為什麼而戰,為誰而戰的問題一直模糊不清。老一輩中國人也許還保留著一點犧牲精神和無畏勇氣,而年輕的一代則更多的是關心自己的生存和安全,受美國心理戰的影響許多中國年輕人認為中國不應當與美國為敵,中共政府垮臺對中國人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那樣可以建立一個更加廉潔高效、民主開明的新政府。也有人說愛國不等於愛政府,我可以為祖國而戰,但沒必要為一個腐敗的政府賣命,甚至還有人提出&ldo;寧可當亡國奴,也不做戰爭的犧牲品&rdo;,理由是嶽飛、文天祥都不是民族英雄了,如果中國被美國日本&ldo;統一&rdo;成為它們領土的一部分,那幾十年後再來看今天的犧牲又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國內人的思想都這樣混亂,那些海外華人和留學生更是懷著複雜的心情和態度來看待這場戰爭,雖然他們在情感上接受不了美國和日本對中國的入侵,接受不了中國軍隊一次又一次的戰敗,但在理智和行動上大多數人還是採取了明哲保身的態度,中國的傳統教育與長期的海外生活早已經把他們的血性和稜角給磨光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