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第1/3 頁)
1968 年起,全國經濟狀況有所好轉,國民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 73,失業率
降至 08,1969 年該兩項指標分別為 82和 05。 在石油危機的誘發下,1974‐1975 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一場較大規模
的經濟危機。聯邦德國也捲入其中,從 1974 年 5 月至 1975 年 7 月所有工業
部門生產持續下降,總幅度達 123,失業人數 1975 年和 1976 年持續兩年 超過 100 萬人。為了克服危機,施密特政府決定對新投資給以 75的投資補 助費,並對中小企業給予財政援助,對僱用失業工人的企業發給工資津貼費, 動員失業工人更換勞動地點和職業部門。但是,在 1974‐1975 年經濟危機的 打擊下,資本主義世界普遍出現保守主義的政治潮流和經過改造的舊經濟學 派理論,這一趨向也影響到聯邦德國。一些經濟學家則提出凱恩斯主義已行 不通。1982 年,主張減少政府財政負擔和抑制通貨膨脹的基民盟重新執政,
政府的財政經濟政策再次向傳統的&ldo;社會市場經濟&rdo;政策回擺。 聯邦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在資本主義世界中是比較快的。從 1951 年到
1971 年,20 年內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 5 倍多,平均每年增長 61,在主要 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日本。但是,聯邦德國經濟發展速度前後並不一致, 增長率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趨勢。從 1950 年至 1982 年,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經 歷了 6 個週期,每個週期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第一週期,1950‐1954 年,
88;第二週期,1955‐1958 年,72;第三週期,1959‐1963 年,57; 第四周期,1964‐1967 年,36;第五週期,1968‐1975 年,38;第六週 期,1976‐1982 年,25。其中 50 年代經濟發展呈現飛躍狀態,被國內外
譽為&ldo;經濟奇蹟&rdo;。
1950‐1977 年聯邦德國工業生產增長 3404 倍,平均每年增長 62。由 於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在各個生產部門大量湧現和普遍運用,民眾的消 費構成也發生不少變化,出現了很多新的產品和新的工業部門,因而全國工 業的部門結構發生很大變化。1950 年,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是整個工業中最 大的兩個工業部門,而到 1976 年,化學工業、電子電器工業、汽車工業和公 共動力部門所佔的比重則大大提高,其中化學工業和電子電器工業成為居於 第一、第二位的最大工業部門。
聯邦德國的農業在建國初期十分落後,很多農產品都依賴進口。1958 年 西歐經濟共同體成立後,六國內部實行共同農業政策,統一農產品價格,聯 邦德國農業落後,農產品成本高,勢必使法國等國的廉價農產品充斥聯邦德 國市場,引起很多國內問題。為此,聯邦政府從 50 年代中期起採取了一系列 措施來加快農業生產的發展。1955 年 9 月,聯邦政府頒布《農業法》,規定 推行農業結構改革,加速土地和農業生產資料的集中。全國農戶的平均規模,
從 1948 年的 8 公頃上升到 1976 年的 14 公頃。政府還大力推行國家貸款和財 政補貼的政策以促進農業的發展。農業貸款主要用於推進農業機械化和現代 化,同時與改革農業結構聯絡起來。到 70 年代初,全國基本上實現了農業現 代化。在各種因素推動下,農業生產獲得較快發展,1950&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