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長生虛妄(第2/3 頁)
都是要害朕的刁民。”
“因為這種被害妄想症,每每在病中虛弱時,漢武帝都喜歡獨居,不願意見到皇后和太子以及任何成年的兒子。這時的太子已經不是他曾經日夜期盼想要的長子,而是將來會接收他如今捨不得放下權柄的敵人。”
“老邁君王的這種心思,嬪妃不懂,外臣不懂,百姓不懂,大家還在爭相模仿君王討好君王。可皇帝身邊的近臣卻看懂了他的心思,比如黃門蘇文、比如黃門江充,比如將軍韓說等。”
“自大將軍死後,這些人早已按捺不住搞死太子的心,在摸透了皇帝的心思後,他們開始行動了,這就是巫蠱之禍的背景。”
“盤點歷史上的悲情太子時,許多人都覺得若是扶蘇與衛太子劉據所處換個位置,或許能改寫悲劇。但在我看來劉據處於扶蘇的位置,確實會有一線生機。衛後子夫與衛太子劉據在巫蠱之禍前給人展示的都是寬和的一面,甚至許多人因此覺得他們過於仁弱可欺。”
“然這對母子在生命的最後卻給了所有覺得他們仁弱可欺的人狠狠一巴掌,衛這個字也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血脈烙印。與衛青對內溫潤柔和,對外利劍出鞘一樣,衛子夫和衛太子亦是外柔內剛的性子。只是在此之前有漢武帝這樣乾坤獨斷的丈夫和皇父,母子倆並沒有向外展現另一面的機會。”
“有人說扶蘇在收到偽詔之後,不加思索選擇自盡是因為始皇帝平日威嚴加上他與父親慪氣。可要說威嚴,漢武帝難道沒有威嚴嗎?晚年漢武帝那可太威嚴了,殺人甚至殺至親之人都不眨一下眼睛。為什麼劉據被逼到絕境後卻沒有像扶蘇一樣束手就擒呢?”
“從劉據與身邊人的對答推測,正是因為有扶蘇這個例子在前,劉據不想重蹈覆轍啊。然我個人覺得沒有扶蘇的例子在前,劉據大機率也不會束手就擒。因為相較於扶蘇覺得父要子死,子不得不亡,劉據對父親更信任。”
“我們前面說過了,即便漢武帝晚年對成年兒子有所疏離,但衛太子對父親是有很深濾鏡的,在他眼中武帝一直是英明賢主。若是矯詔令他自殺,以衛太子的性格絕對是第一時間覺得有小人作祟,而不是相信武帝要殺他。”
“正是這種信任,在江充等人對他出手時,他見不到父親,才會懷疑漢武帝已經山崩或者病得不能說話被蘇文之流把持了,所以下定決心起兵清君側。”
“其實劉據這個判斷也不算錯,當時漢武帝雖然能夠言語,但是左右訊息都被蘇文等人封鎖,只能聽到蘇文等人想要他聽到的訊息。這是一種我以為我還是乾坤獨斷的主君實際上已經成為內臣手中‘傀儡’的狀態和傀儡沒啥區別。”
“若漢武帝當時已經昏迷無法說法,沒準還能讓劉據成功清君側,沒有發展成一場大禍呢!只能說天意弄人,最該調換的不是扶蘇和劉據,而是始皇帝和漢武帝。一個在最該說話的時候已經鹹魚覆身不能說了,一個在最不該說話的時候,被人牽著鼻子走發出了悔恨不已的命令了。”
“毫無疑問,巫蠱之禍就是一場因漢武帝病重糊塗,被身邊人懵逼耳目,父子之間資訊不對稱導致的政治災禍。什麼關於漢武帝有預謀的透過巫蠱只會廢太子或者說拔出衛氏外戚這種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關於漢武帝有預謀的廢太子這個說法,漢武帝雖然一心求長生,但他晚年那般糊塗,那般忌憚成年的兒子,其實就是他心裡清楚長生不過虛妄的對映。若長生真的可行,他就不會覺得兒子礙眼了。”
“衛太子死時,劉弗陵才虛四歲,最終決定殺鉤弋夫人,定託孤大臣立幼主,這對漢武帝而言其實是非常艱難的決定,而是在太子死後不得已做出的選擇。他自己就少年登位,吃過被人轄制的苦。那麼為什麼選擇劉弗陵呢?”
“因為那些年長的的兒子漢武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