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 大結局(第2/4 頁)
中的武士,背後插著巨大的翼翅,肩上披著猛獸的毛皮,這些形象都給人以超凡入聖般的感覺,能在觀者心中掀起陣陣漩渦般的情感:驚恐、敬重、敵意或者是羨歎。
在原本的歷史上,波蘭翼騎兵曾有過好幾次輝煌的戰績。
1656年華沙之役,強大的波蘭翼騎士曾兩度擊敗對手俄羅斯,並攻佔莫斯科。其後前來援助俄羅斯的瑞典軍又翼騎兵所打敗。
1683年,維也納之戰中,波蘭國王索別斯基親率2萬大軍日夜兼程趕來援救。率領波蘭翼騎士發起衝鋒,決定性的擊敗了奧斯曼帝國大軍,贏得了維也納之戰的勝利。
1920年,波蘭翼騎兵和屬於蘇聯的哥薩克騎兵,相互揮舞著馬刀在廣闊的原野上進行了一場歐洲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騎兵會戰。同樣,波蘭翼騎兵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不過波蘭翼騎兵最終被德國的坦克給滅了,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而在這個位面上,波蘭翼騎兵的輝煌還沒有到來。不過他們的統帥,已經是日後率領他們取得輝煌的索別斯基了。當然了,這時候的索別斯基也還是有名氣的統帥,遠遠沒有達到另外那個位面上的高度。
在歐洲各國騎軍的前面,果然出現了一支紅色的軍隊,不用說,這就是大明軍隊了。
為首的將領,是調任張同敞手下的李定國、劉文秀和李來亨。看到至少有五萬騎軍已經列陣完畢,以逸待勞在等待他們的到來時,他們立刻也擺開了陣勢。
莫斯科城頭上,俄軍遠望著即將開始的戰鬥,都是憂心忡忡。
“大明軍隊好像只有兩三萬吧,敵人光是騎軍就有五萬多,這一戰,怎麼打?”
“對啊,瑞典軍的統帥倫納特·托爾斯藤森,那是名將來的,實力又強大,這還怎麼打?”
“雖然說明軍的火器好像厲害一點,可是,在騎兵的高速衝鋒之下,明軍的火器厲害又有什麼用?”
“明軍好像有車子,對了,那個叫做車營,可以阻擋下騎軍的進攻吧?”
“那有什麼用?大明騎軍難道躲在車營裡面不出來麼?”
“是啊,這麼多騎軍衝過去,有車營也會被淹掉吧!”
“……”
俄羅斯國王阿列克謝並沒有參與討論,只是一臉擔憂地用望遠鏡看著遠處。
敵人不但兵力多,而且又是名帥統領,在外面野戰,明軍怕是不但救不了自己,反而自己要損失慘重吧?
為什麼明軍就不能多派點兵力過來呢?明明有的是兵員吧?那些土爾扈特部的,老少都能騎馬打仗的!
帶著一點抱怨的阿列克謝,忽然不說話了,因為他看到歐洲各國的騎軍開始動了。
沒錯,倫納特·托爾斯藤森並不想給東方人太多的準備機會,趁著他們立足未穩,用騎兵的強大沖擊力把這支明軍給滅了!
拔劍在手,斜向上,指向明軍那邊,同時,他雙腿一夾馬腹,驅馬開始動了起來。
所有的騎軍軍卒,看到統帥動了,便都紛紛開始驅馬動了起來。
大約五萬各色騎軍,在他們的統領率領下,開始前移。
馬蹄聲,猶如天邊的驚雷,慢慢地響了起來。
當距離越來越近時,隨著倫納特·托爾斯藤森的手勢,各支騎軍部隊都開始提速,馬蹄聲變得越來越響。
波蘭翼騎兵的統帥索別斯基,一臉的興奮。他好戰,就喜歡這種熱血衝鋒。
衝鋒在前,眼看著離躲在車廂後面的明軍越來越近,索別斯基忽然稍微彎了腰,伏在馬背上,速度一下加快。
他用他的行動,向他的手下翼騎兵發出了訊號:“殺……”
是時候,該證明波蘭人不比其他國家的差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