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2/2 頁)
上官雲相,薛嶽,陶鈞,胡宗鐸等等。
1919年赴歐考察團全體團員合影(後排右起第2人為蔣百里)
赴歐考察團在巴黎(前排左2為蔣百里,左3為梁啟超)
1924年組織印度大文豪、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泰戈爾來華訪問時與中外專家、學者們的一楨合影。坐在前排中間的那位蓄有銀白色美髯的老人就是泰戈爾。右邊站立的幾位身著長衫的是張幼儀的弟弟張嘉鑄、徐志摩、張幼儀的哥哥張嘉森。徐志摩身後是胡適,再隔一人是蔣百里。
1925年與左梅夫人及兒蔣昭、蔣雍、蔣華合影
1932年出獄,此次牢獄之災因為蔣百里不肯替蔣介石作說客勸說學生唐生智投降而成,當時徐志摩等紛紛自願前去一同坐牢。
出獄返滬
1936年出使德國離間軸心國成功,與夫人女兒在德國參觀柏林動物園時合影,並在照片上題詞&ldo;垂老雄心猶未歇,將來付與四獅兒&rdo;贈與蔣英
訪問德國發表的官方照片
訪問義大利,和莫索里尼交鋒的蔣百里
蔣百里工作照
蔣百里臨鍾繇書
將軍的女婿錢學森和將軍之女蔣英。
1938年,蔣百里將軍在廣西逝世。
黃炎培先生的輓聯雲:
天生兵學家,亦是天生文學家。嗟君歷盡塵海風波,其才略至戰時始顯;
一個中國人,來寫一篇日本人。留此最後結晶文字,有光芒使敵膽為寒。
邵力子先生的輓聯雲:
合萬語為一言,信中國必有辦法;
打敗仗也還可,對日本切勿言和。
1938年將軍病逝後就地斂葬1947年其好友陳儀等協助遷葬,起棺時竟然屍身不朽,其生前至交竺可幀大哭,曰: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國戰勝矣! 一時眾人泣不成聲。將軍遺骸火化後遷葬西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