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2/2 頁)
在戰場之外,生存力就折扣比較大。美軍一直沒有學會作軍事佔領。( -- 日本?美軍對日本本土不是一個軍事佔領,而是政治佔領,如果日本人打遊擊戰,老美也會很棘手。)攻擊起對手來它幾乎天下無敵,但一旦靜下來成為對手打擊目標,它很難有效掌握一個地區。實際上,美軍一旦捲入佔領作戰,只要沒有當地足夠強大的親美力量輔助,從來也沒有成功過。伊拉克就是,上一次手術刀一樣打進去,漂亮極了,效果好極了,這是發揮美軍的長處。這一次一定要&ldo;佔領&rdo;一下,那就慘了,美軍佔領伊拉克後死的人,有幾個喪命在比美軍還高明武器之下?這時候美軍的威力就大大降低。
美軍這個缺點,和它總的兵力數量不足,高科技兵器必須有明確目標有很大關係。
第二,美軍的狀況和程式設計序的程式設計師相似,程式設計序幹得久了,就會認為天下沒有事情是不可以控制的,if, endif。。。如此而已。但是實際生活中很多情況程式無法模擬,因此,建立在數理模型上的作戰模式很容易出現溢位。這個時候美軍的反應就是極不習慣,缺乏應變手段。索馬利亞就是一次計劃精密的作戰,可惜巡邏車走錯了街,結果。。。如果看過克里奇頓的《剛果》,裡面到野外考察的科學家就類似美軍的情況。
失控時候的美軍戰鬥力就大打折扣。
順便說一句,有一種長期錯誤的認識認為美軍怕死,美國怕死人,所以總是把戰術建立在儘量殺傷美軍人員的基礎上,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戰術,實戰中美軍比較勇敢,也富有犧牲精神,美國人也能夠承受犧牲 -- 前提是這是一場可以打贏的戰爭。讓美國人感到一場戰爭無法打贏,比如越南遙遙無期的佔領作戰,就到它失去信心的時刻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