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有先佔老山呢?因為按照國際慣例,國界的分水嶺上,兩國都是不駐兵的,所以79年反擊戰後我軍並沒有在老山派駐軍隊。越南人呢?它79年後一般不太敢惹中國的,也基本遵守國際慣例。可是在老山它駐軍。原因呢?它認為那是越南國境內的領土阿,駐軍理直氣壯麼。
但是老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的特點是南緩北陡,好像中國南方的分界嶺都有這個特點。如果中國方面控制了老山一線,越南人就需要把自己的防線向後退7,8公里。更重要的是老山面對越南一方是一個盆地,越南人丟了老山,再想從這裡威脅中國,就要先派部隊進入盆地,再仰攻老山,而中國人居高臨下,你一進入盆地我就瞭如指掌了,讓越南人的作戰難度大大增加。
結果,就是中國軍隊1984年4月大舉收復老山。那一戰中國軍隊準備得非常充分。我所去的部隊有一位參謀,原來是某軍偵察大隊的人,他參加了收復老山的戰鬥,任務是深入到越南一側進行偵察。講的具體偵察任務記不清了,好像是針對越南炮兵,大體內容和一般的戰前偵察差不多,但是有一個細節比較有趣,所以我還記得。
他們鑽到了老山背後,穿著越軍制服 -- 這個好像不符合國際戰爭的慣例,有點兒不紳士,可是東方軍隊經常這樣幹 -- 當時還是天剛亮,他們發現通往偵察目標的路要穿過一個越南村子。按照計劃應該繞道,可是沒走多遠就發現村莊周圍都是雷區,時間太緊,指揮官一咬牙,硬穿!
按照戰前偵察的情報,這個村子沒有越南駐軍。但是他們都知道,越南是全民皆兵,一旦被發現打起來,老山上的越軍把退路一掐,這十幾口子人就別回去了。所以大家都很緊張,個個手勾著槍機,隨時準備打了。不過他們也想碰運氣,因為畢竟天剛剛亮,越南老百姓不該起這麼早吧。
真的如同他們所預料的,穿過了半個村子,還沒有人發現。可是,就快到那邊村口的時候,路邊一個門一響,有個女的出來,看見他們就愣住了。
當時大家都緊張壞了。
有一個兵比較聰明,他見勢不妙,就朝那女的笑了一下。給我們講的這位說:他笑得比哭還難看。那個兵後來說,他想越南軍隊和解放軍挺象的,也許也有軍民魚水情,看到自己的老百姓,應該笑一下吧。
後來一瞭解,好像越南人沒有這個傳統,那女的臉一寒,把手裡的水桶倒掉,就關門了。
這後邊大家就一直提心弔膽,直到任務完成回到了陣地,才確信那女的沒有去報告,大概她以為碰上了個精神不太正常的越南兵吧。這是收復老山的一個多月以前,以後開始打炮,越南人的警惕性就高多了,再沒那樣容易矇混過關。
收復老山一戰基本是打的炮兵,奇怪的是我認識的這幾位軍官,大多是長沙炮校出身,裡面卻沒有一個對這收復老山一戰有多少具體的瞭解,他們比較瞭解的是松毛嶺大戰。
松毛嶺大戰,就是1984年7月12日越軍越北軍區發動的奪回老山的戰鬥,越軍核心是316a師(步兵)和168炮兵旅(炮兵),當然還有其他部隊,這兩個番號是我當時記下來的,前一個肯定正確,後一個沒準。316a師是越軍王牌軍,中國軍隊的老對手。79年曾經馳援高平,差一點兒包了許世友的餃子。不過它的胃口太大,兵力太分散,戰鬥動作不協調,結果中國軍隊先一步強佔了通往高平的交通要道。這樣,它攻不能攻,懾於上級壓力又不敢跑,結果師指揮官使出昏招,在我軍兩大集團之間停留過久,遭到兩面夾攻,損失慘重。據說打老山之前,它的師長已經不是79年那個。
中國軍隊的守軍指揮官是團長張友俠,我查了一下,他是將門之後,開國上將張宗遜的兒子。張宗遜打仗挺厲害,可是吃過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