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2/2 頁)
但基本是原始材料了。
從這段話看,張作霖父子,對於日本在東北的實力,都是有警覺的,但是老帥打江山幾十年,雖不讀書卻有經驗,盛怒之下,瞬間判斷雙方力量對比依然相當準確,幾條措施也頗有可行之處,方針更明確鮮明。相比之下看九一八少帥的對應,則顯得不知己亦不知彼,心中無數,看來在閱歷方面,確不如乃父遠矣。
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西安事變之前,張學良在西安相當活躍,這時他的警衛騎兵隊已經擴編為騎兵營,因為這些人都是軍事人才,他出國期間這些人有的被東北軍其他將領拉走,頗有流散,鄭景山始終在營中不走,張學良對他頗為讚賞。
張學良平時說話並不粗俗,但也不是知識分子腔調,有點兒象老北京的旗人子弟。只是西安事變前張說話頗有些異常。有一天鄭景山從早上陪他出去,見從北京來的教授,好像其中有顧頡剛,張入客廳後和教授們攀談甚歡,話語激進,居然滿口都是馬克思主義,大談社會主義革命,而且說的頭頭是道,並表示日內東北軍就要和日軍決一死戰。幾位教授本來是來勸說張進步抗日的,這時反而勸他不要著急,注意集中力量,謀定而後動。有位教授說:&ldo;我們要勝利的英雄張副司令,不要失敗的英雄張副司令。&rdo;
這樣到下午,張又見幾個法國客人,一邊放留聲機,一邊在沙發上用英語和這些人交談。張的英語水平不錯,可以直接和外國人交談,不需要翻譯。張學良通外語,能開飛機,馬術出色,這就不是今天一些公子哥能比的了。到了晚上,張送走外國人,和軍官訓練團的一些高階將領談話吃飯,席間又滿口東北土話,一副老帥的粗獷形象。後來鄭景山才知道,這些都是老帥時代的一些部隊主官,張學良正在重整東北軍,提拔少壯軍官,這些老人漸漸失勢,都有怨言。而張學良基本能夠籠絡住他們,直到西安事變以後張離開東北軍,新舊將領之間的矛盾才激化起來,發生了二二事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