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完]
?
2005-12-26 09:32:08
大 中 小
對越反擊戰過後幾年,作為學通社的記者,薩們到部隊蹲點寫稿呆過一個月,我們的大姐大曉筠帶隊,專題是《新一代的人民子弟兵》,主要是向學生讀者介紹新一代的解放軍,榮幸的是我們這批孩子還參加了當時在華北北部的那次大規模裝甲兵演習。採訪的結果在《大學生》等刊物上發過幾次專題,反響不錯。
我們去的部隊,駐紮在河北,號稱天下第一軍,熟悉我國軍事的朋友大概猜得出是哪一支了。哈,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就是威名遠震的&ldo;萬歲軍&rdo;!我們採訪的是它的一個重型裝甲師。至今還記得他們的軍歌:&ldo;平江起義上井岡,鐵流向北方。。。&rdo;,有在該部服役經歷的朋友當知道這首歌。
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的主力並沒有參加南疆作戰(軍偵察大隊參加了兩山輪戰) -- 的確,護國寶刀,豈能輕出?打越南還用不著他們。從兵種上說,這支部隊的主力是實施叢集打擊的重型戰車和自行炮兵部隊,用於叢林作戰也不太適合。那麼,我們的採訪怎麼和對越自衛反擊戰掛上鉤的呢?
打過七九年反擊戰和老山戰鬥的官兵在部隊是&ldo;寶貝&rdo;,三十八軍是陸軍中的&ldo;老大&rdo;,因此要人的時候&ldo;驕橫&rdo;。我們所見,該師頗有一些參戰的官兵。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對這方面的採訪任務。當時我們這些毛孩子被鄭重其事要求過不得問和作戰有關的問題,好像是避免洩漏軍事機密,說的一本正經,聽的也緊張認真,小記者們覺得是個很嚴肅的問題。我今天寫下這個標題之前,還和在國防大學任教的一位朋友問了問,這些寫了行不行?他說你就寫吧,只要不醜化解放軍的形象,你道聽途說的那些算不了什麼。
好吧,那麼可以寫了。好在我當時的採訪筆記還在,幾次搬家都沒有捨得拋掉,雖然內容不多,部隊番號等等都在,總算是一手材料,希望給愛好軍事的朋友帶來一些算是&ldo;新&rdo;的舊聞吧。當然,時間久,有疏漏的地方在所難免,請熟悉的朋友指點,如果有參戰過的朋友指教就更好了。
?
2005-12-26 09:38:58
大 中 小
我採訪中接觸最多的是一個&ldo;紅軍團&rdo;(不說番號了,名副其實的紅軍團就兩個,38a一個,瀋陽軍區一個,熟悉的都能猜出來),我們參加演習就是坐他們的步戰車去。
步戰車大家知道麼?就是履帶式裝甲步兵戰車的簡稱,這玩意兒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裝甲運輸車,它外形低矮,裝有中口徑火炮炮塔,能帶反坦克飛彈,還能夠載運七名步兵,最厲害的是車體材料好,堅固而輕捷,比59中坦克快,越障效能還好。步戰車內部也比坦克舒服,帶有減震系統。當時這玩意兒還少得很,那時候全軍都看他們的試點呢。
因為是新武器,整個團也就四五臺的樣子,所以不是首長坐,就是客人坐。整個演習期間,步戰車最出風頭,在戰車編隊中如同矯健的獵豹,忽前忽後,機動飄忽,相信給參觀演習的高階軍官帶來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次以後,中國軍隊才全面開始裝備步戰車。
我們和軍人相處融洽,而且這幫小記者們中間也真有發狂的軍事愛好者,不免瘋狂的&ldo;追剿&rdo;官兵們在南疆的戰場軼事。當時我們能接觸的除了宣傳部,主要是幾位參謀,後來發現,他們都在南疆有過參戰經歷,其中有一個外號叫&ldo;炮手&rdo;的戰功最為傳奇。
作戰情況,從他們那裡聽來的大多數和我們宣傳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