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1/2 頁)
簡單地說,北洋水師的想法就是分割包抄。
以鎮遠定遠突前領隊,形成&ldo;八&rdo;字型陣列,突向日軍的&ldo;一&rdo;字橫隊,在最短時間內切割日艦編隊,隨後轉向,實施左右包抄
鎮遠定遠為什麼要突前?要完成這個計劃,先導艦的任務是最重的,它是刀刃,要承擔分割的任務,會受到兩面敵軍的夾攻,且航向意圖極為明顯,同時它要完成隨後的包抄夾擊,戰術動作比其他各艦都要複雜,所以北洋海軍使用定遠鎮遠兩條巨艦來擔任這個最艱巨的任務,原因是:第一,它們最堅固,能夠承受打擊;第二,丁汝昌和劉步蟾就在這二艦上,在軍艦之間通訊可能被破壞的情況下,它們是最容易完成指揮意志的艦隻而他們後面的兩翼超勇,揚威等距離敵艦遠,且僅僅迎擊一側敵艦,中彈機率低, 用弱艦就可以完成任務這樣使各艦受到的威脅得到平衡,既保護了弱艦,又能夠發揮鐵甲艦的優勢
北洋水師航速慢,但日艦是一字長蛇陣,清軍這個陣型的優點,就是讓日艦隊面對攔腰斬來的北洋水師幾乎無法機動改變隊形,除非它也向右轉,形成只有艦首對敵的態勢(艦首對敵正是清軍陣型挨批評的一個重點)日艦是單縱隊,縱深不足,北洋水師的切割將在一瞬間完成,正是打在日軍的薄弱環節上!使用這種辦法可以有效的使日艦為了相互救援而必須和北洋水師絞成一團而不能發揮機動優勢
按照海戰的實況看,北洋水師在開戰時指揮的相當出色,切割點正選擇在日軍本隊和第一遊擊隊之間!
預料北洋水師的作戰指導思想應該是切割日艦隊形後定遠鎮遠分別左右轉,兜轉至日艦左舷,使日艦本隊先導艦同時承受前方,左方,右方的夾擊,而第一遊擊隊必定掉頭援救本隊,此時,它的先導艦也會同樣遭到三面環攻這樣的打法對日艦隊先導艦的打擊後果會是怎樣的呢?納爾遜在亞歷山大全殲拿破崙東方號艦隊的毀滅性戰例就是證明
從全域性來看,北洋水師是以定遠鎮遠為餌,換取將日艦切割並包圍的陣型優勢,然後以日軍航速緩慢的本隊為抵押,逼迫日軍高速的第一遊擊隊自投羅網(即使不投,它的殿後艦在三面環攻之下也難逃一死)然後以超勇揚威為砧,以定遠鎮遠為錘將日軍砸成碎片
按照這樣的作戰計劃,北洋水師的艦隊最終會形成一個躺倒的h型,夾住日艦的兩隊,使其無法機動,如果日艦突圍,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至少先殲其一隊如果日艦拼死合龍集中戰力,則位於中央的中國軍艦(看看艦艇的排序,正好是靈活的致遠和靖遠)可以讓開一條大路讓日艦完全位於內線,而形成一條長長的海上火衚衕這顯然是一個全殲日艦的富有野心的作戰計劃!
這個計劃從軍事角度看完全有實現的依據。
首先,日艦沒有能夠消滅定遠鎮遠的武器,對著它們狂轟對中國軍隊來說正中下懷,用這二者的裝甲為其他艦隻換取損失,但是根本沒法阻止它們的突破(丁汝昌敢於把自己的座艦放到最前面,的確很有勇氣,很象他和捻軍戰鬥時亮出旗鼓誘敵攻擊的作戰風格,但是有輕敵之嫌,也為失利埋下了伏筆)。在實戰中,沒有一門日軍火炮能夠穿透定鎮的厚甲。
其次,伊東佑亭為了避免被包圍,唯一的應手只能是向右轉向,它們的打法也無非沿著中國艦隊兩側展開,形成&ldo;八&rdo;字形的兩條戰線居於外線(很象後來的實戰),但這就給北洋水師帶來兩個好處,第一,日艦在八字頂端有一個固定的轉向位置,等於給北洋水師提供了固定打靶的機會,北洋水師在八字頂端,恰恰是日艦無法擊毀的定遠,鎮遠!這樣,能夠和中國軍艦形成戰列對峙的日艦勢必已經傷痕累累,越接近八字形的底部, 損傷必然越嚴重第二,日艦是分成兩隊,力分則薄,中國艦隊則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