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審訊(第3/4 頁)
在上,怎得說三教於世人少有往來,上清門每年都有道人下山遊歷,太上宗也有道人世間堪輿占卜,玉禪門亦多有道人講經說法,貧道乃是太上宗無量宮授籙真傳,奉師命下山遊歷四方,替天行道,本不願告知身份,今到貴地,剪除妖邪,卻遭爾等如此看待,難道大人是不把我太上宗放在眼裡?”
本來只說這道人有些可疑,誰料他有板有眼的說出這話,還將事態上升到了宗門之上,如此這般,眾人哪裡還敢得罪分毫。
“真人息怒,李某隻是隨口一問,切莫氣惱,聽聞正統修士,皆有授籙法印在手,李某見識淺薄,從未見過這法印是何形狀,不知真人可否一展,讓我等也開開眼界啊?”郡史道。
法印,乃是道人代天巡狩的大印,也是道人天職公印,依照職位大小,所持法印也各不同,天職九階,印分七類,金、玉、銀、銅、石、木、鐵,除了木鐵質地一化兩級之外,其餘幾種各自對應所屬品階。
無有法印便不能驅神御鬼、號令陰陽,雖然眼下天地斷隔,但法印還是有一定的用途。
聽得此言,劉寒鋒略生憂慮,自己雖然確有法印,然法印之上卻雕刻著:上清天雷左司副使印。
倘若真就拿出令其觀看,免不得要露餡兒,但不拿出又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思忖過後,劉寒鋒神念一動,法印便自在手中托起,呈於郡史,畢竟上書文字,他也不甚知曉,便給他看亦有何妨。
但見:光爍爍一塊純銅印,下刻著龍章鳳篆紋,細細看來全不識,莫非真個天上卿。
打量法印同時,郡史也抬眼朝劉寒鋒似看非看而來,但見其煞有介事,便起身將法印又奉還了於他。
接過法印,放回乾坤袋中,劉寒鋒道:“郡史大人還有何話可說?”
就當郡史正欲要開口時分,門外突然傳來差人急報。
到得堂內,差人跪地道:“啟稟大人,確在陳府發現屍身兩具,一具是陳家主無疑,另外一具似人非人,身生肉翼,待屬下將其頭顱找回時,竟是一隻巨型蝙蝠,此外諸多受傷人員尚在府中,看樣子先前應該是經過一場惡鬥,屬下問之,無一敢言,現已令人把住府門,且請大人示下。”
確定死者乃是陳沖霄之後,堂官面如死灰癱坐在堂,一時之間竟嚇得痴呆起來:出了這般禍事,怕我這根老骨頭是難以善終了,一個是門閥士族,一個修行真人,兩邊都得罪不起,這這這該如何是好!
焦躁之餘,正巧看到一旁郡史,隨即堂官下堂,來到近前,也顧不得疼痛,朝郡史俯身又拜道:“郡史大人在上,小人年逾六旬、行將朽木,近來又加重病纏身,多感力不從心,恐老眼昏花,誤判冤情,今大人在此,小人斗膽辭官還鄉、了此殘生,伏望洪慈,俯賜貴鑑,稽首頓首,誠惶誠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堂官此舉,郡史豈不知曉,但念其年歲已高,言詞間又這般誠懇,便狠不下心去拒絕,於是便同意了堂官之願,放其歸鄉養老。
堂官感恩,又跪又拜,隨後連夜收拾衣物細軟出城還鄉。
一來劉寒鋒有法印加身,乃是正統修士,二來有律法維護,無法拘押,三來又是得道真人,凡夫難近,故而此案極難定論,若用強時,又恐惹毛了他。
郡史苦惱,便令人將此案經過暫寫了下來,留做卷宗,問其姓名,劉寒鋒只道姓胡,單名一個朔字。
諸事結束,復其自由,李郡史便道:“真人若得閒暇,可到堰郡府上相聚,屆時定與真人把上兩盞,眼下尚有要事處理,李某這便去了,真人自便。”言罷,便帶眾人出門而去。
堂內公人見堂官郡史都已走了,自己也跟著忙活了半夜,亦皆都有睏乏,加之身上傷痛,誰還願再停此處,眨眼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