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殺止天下之亂(第1/4 頁)
【這場由大宸上下眾貴族們群策其力的戰事發動後,主動權就交到了蕭恆手裡。】
【歷史記載,這場戰事打得很是慘烈,整整持續了一年半,二十萬大軍死傷近半。最後蕭恆明明都快要拿下西宇國時,又突然的撤兵,搬師回朝,整場戰事顯得虎頭蛇尾,又奇奇怪怪。】
【據瞭解,在這場戰事的前期啊,曾有大半參軍的世家兒郎死在了戰中,中期,朝中原本準備充足的軍資卻忽然供應不上,還伴隨著軍中有人叛亂,在征討西宇的過程中自相殘殺。】
【可以說,這場戰事中二十萬大軍死的那些人裡,有大半是死在自己人的刀下。可為什麼這些人會忽然叛變呢?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大宸人,當然不可能是為了效力西宇,所以是什麼導致了他們殺向自己人?】
古古故意丟擲疑問,就為了帶動直播間的觀眾,片刻後舒展了微皺的眉毛,表情認真的解答。
【其實這事很好猜。原因就在那些本想來撈功最後卻死在戰場上的世家子弟們。】
【都說戰爭上刀槍無眼,有死傷很尋常。但一場大戰下來,去時還是上百人的世家隊伍最後死得只剩小貓三兩隻,還是被打殘了帶回來,這是不是就不太尋常了?】
光幕底下無數人驚的站起來,誰都不是傻子,結果在這兒擺著,誰還看不出來這是蕭恆刻意為之。
【都說蕭恆作為二皇子時就勇猛好戰,身上大大小小的軍功也是不少,沒道理他當上皇帝后領軍作戰的能力就衰退成這樣吧?】
要說其中沒個陰謀詭計,古古都不信。
【仗打到一半,帶去戰場的世家子弟死了一半兒,蕭恆就算是皇帝也肯定要給個說法吧。當時朝中貴族們就有人千里傳書,想要讓自家孩子回來,當時蕭恆是如何回應這些人的不知道,可最後這些人還是沒能成功回去。】
【然後,朝中的軍姿供給就斷了。】
【這裡不難猜啊,大抵是那些世家中人回過味兒了,猜到蕭恆此戰真正想對付的人是他們,於是緊接著,世家和皇帝之間的拉鋸戰便開始了。】
【一開始是朝中斷錢斷糧,沒了軍資供給,看蕭恆怎麼打仗;但他們大概沒想到,從一開始國庫沒錢沒糧就是一個假象,蕭恆照樣在戰場上打得風生水起,有意無意還裝作不小心弄死兩個世家的人。】
【眼看蕭恆這個皇帝不打算妥協,自家兒郎是越死越多,一計不成,世家中人索性不忍了,又生一計。】
【景德三十九年,打著支援皇帝親征西宇的旗號,朝中突然頒佈了各地增收稅款的法令,其中百姓一年要交的稅加起來比他們全年的收入還要高兩成,這般強烈剝削之下,自然會滋生民怨。】
古古語氣輕蔑,帶有冷笑,【百姓們懂什麼?他們只知道一個國家做主的人是皇帝,卻不懂,皇帝也不是事事都能由自己做主的。】
【就比如這道增加稅收的命令,明面上是為蕭恆好,事實上呢,不過是世家中人壓迫蕭恆的手段!】
【他們透過激過民怨,讓宸國各地生亂。試問,在這種民亂四起,自己國家都不得安寧的情況下,皇帝還能頂住層層壓力繼續征戰西宇嗎?】
【不能!】
古古語氣堅定,細聽還有幾分怒氣。
為了一己之私,害了天下黎民,這種肆意妄為的人也難怪要被戾帝除掉。
【當時的蕭恆若不撤軍,勢必會引得天下人不滿;他若撤軍,就相當於在這場他發動的與世家的爭鬥中主動低頭認輸,他想清除世家勢力的想法終究會落空。】
這時,古古看到評論有大把人在問。
“為何這道命令就不是皇帝下的?”
“明明只有他有這個權利,而且蕭恆殘暴不仁,軍資不足會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