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院線和票房(第1/2 頁)
午夜,羊城。
跑完一整天宣傳的袁梁沒有急著休息,他正拿著一份報紙守著旁邊的電話。
作為盜版的發源地,深廣地區的票房必須得靠搶。
電影只要一上映,第二天保準就有複製流到盜版廠商的手中,第三天沒準就出現在了市面上,留給袁梁在珠三角宣傳的時間最多也就三四天。
因為專輯的原因,電影宣傳的場面雖然有些混亂,但效果也是出奇的好。
一天時間,袁梁跑了四家影院,只要去過的影院幾乎都是場場爆滿。
影院爆滿引來了本地新聞媒體的關注,再加上袁梁現身羊城為新電影宣傳,《墊底女生》的新聞不出意外的出現在了羊城晚報上。
“華南、榕泉、港灣、大石四家影院爆滿,歌手袁梁自編自導新電影引爆羊城!”
“《墊底女生》,袁梁和青春的一封告別信!”
報紙上的新聞吹得天花亂墜,袁梁卻不為所動。
直到手機鈴聲響起,他才一把抄起來。
“陳經理,票房怎麼樣?”
電話對面的陳經理,是羊城院線的主管,羊城各地很多的院線複製排片都是他在負責。
“做了宣傳的四家影院不必說,場場爆滿。羊城晚報的新聞出來後,其他影院的票房也跟了上來,平均上座率達到四成,袁導這一天,都快趕上我們院線半個月的收入了。”
處於改開前沿的羊城,影院甚至比燕京還多。羊城院線旗下,就主管著18家影院。
整個珠三角地區,影院超60家,銀幕數量超過200,這在國內總銀幕數量僅僅1000多塊的當下,珠三角就是名副其實的院線大戶。
“總票房呢?”
“十二萬出頭!”
聽到這個數字,袁梁皺起了眉頭。
國內當下的電影環境實在太糟了,一千多塊銀幕,就算場場爆滿,總票房又能拿多少。
也難怪很多電影人都寧願拍文藝片去拿獎賣錢,而不是走院線。
走院線的電影,像姜紋的《軌子來了》可是先在戛納賣了大錢的。
窺一角而知全貌,《墊底女生》能在珠三角拿到兩百萬的票房,袁梁就謝天謝地了。
電影透過票房掙的錢,壓根就不及他跑幾趟商演掙的多。
“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的電影票價才15元,比年初的《決戰紫禁之巔》低了一半多。之前我問過陳經理,《決戰紫禁之巔》單日票房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十五六萬。
也就是說,《墊底女生》現在的上座率和觀影人數,已經超過了《決戰紫禁之巔》。”
真的超了嗎?袁梁沒回話。
或許很多電影人都還沒意識到,其實高票價也是阻擋影迷走進影院的一道門檻。
袁梁從來不認為《墊底女生》能夠超過大牌雲集的《決戰紫禁之巔》。當下的人們工資水平都不高,讓人拿一天的工資去看一場電影,根本不現實。
這也是《決戰紫禁之巔》沒有取得票房成功的原因。《決戰紫禁之巔》真正走進國內,靠的還是珠三角的盜版商。
15元的電影票價,已經是袁梁極力爭取的結果。
如果沒記錯,到今年11月份5元電影票價之父、峨眉電影廠廠長趙國罄就會發起一場轟轟烈烈的電影票降價活動。
短短三個月,就把近十三萬人拉近電影院,賣出了超140萬的票房。
要知道,這個活動只有峨眉電影廠旗下的11家影院參與。
不是大家不想看電影,而是當下國內經濟水平低,很多人都不願意花二三十甚至一天的工資走進電影院。
電影市場是要靠經濟環境來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