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第1/2 頁)
「任太元宮說得天花亂墜,不還是想要趁機將那幾位道友送上天麼?」
古法鍊氣士一脈雖然沒多少傳人。但是,當初那一批隱居的地仙一個個道行高深,如風千里距離天仙只差一步。等千年之後跟太元宮清算因果?誰知道那時候有幾位天仙出來?
太元宮這次掀動殺劫,就是想要送風千里等人上天,主動幫他們成道,讓他們飛升青冥,不要插手凡間之事。
將鍊氣士一脈的這些大能送走,太元宮才能略略安心。
畢竟太元宮自詡正道,不可能傻傻和那些鍊氣士拼個你死我活。助他們成道,送出玄正州,一來不傷彼此和氣,二來太元宮上頭有歷代祖師壓著,讓他們難以攪局。
諸仙談論妥當,太元宮主拿出一張圖籙。
仙圖通體金霞纏繞,上面密密麻麻寫著眾多人仙的名諱。玄正州中,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但凡仙家名諱皆在其中。
「諸位道友,還請隨我一同定下劫數章程。」
各派掌門相互張望,道德宗掌門忽然道:「這次殺劫,我等地仙真魔雖然不入劫,但因果可需了卻?」
地仙吞吐元氣五百年,絕對頂得上十位人仙的分量。
「可了,也可不了,全看諸位自身。若了卻因果,步步還債,千年之後劫數要弱。若擠壓到千年之後,恐怕兇險要大。不過若是要了因果,則需要讓弟子們還債。」趙神霄提醒眾人:「諸位,這替代之法最好先跟門人說明,免得師徒離心。」
「關於這一點,我太元宮另有打算。」太元宮主忽然道:「我宮中諸弟子下山歷劫。若哪位仙家不願意親自出世,可將法寶因果轉嫁我太元宮,讓我太元宮弟子幫忙應劫。」
此言一出,頓時殿內譁然。
趙神霄聽到太元宮主的話,頓時明白太元宮的打算:這次,是要徹底成為我仙道第一教統?
太清宗主陰沉著臉,但他卻不敢如同太元宮這樣,讓自身門人幫外人應劫。且不論自身門人願不願意,這擋劫之術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各大門派自有傳人,無需找外人替代。但是那些散仙們喜笑顏開,一個個和太元宮主商議:「日後我等煉製法寶等待有緣之人。只要太元宮派人來取便是。」
「我太元宮有三十六位弟子下山,合天罡之數。」太元宮將每一個弟子細細說了。諸位仙家各自尋找相應之人。
到底是得道仙家,就算讓旁人擋災,也講究一個含蓄。諸位散仙回頭將自己的煉魔之寶封在一座山洞,然後讓太元宮下山弟子來取,美其名曰「贈有緣人」。實質上,這些法寶早有定數,哪一件歸誰,早已在此次萬仙之會商議妥當。各位仙家指定有緣人,有人暗示名諱,有人暗示生辰,有人則以功法提示。就差沒有直接送到太元宮了。
太清宗主冷眼旁觀,心中哀嘆:「太元宮這一舉動籠絡天下散仙。原本諸仙興師問罪,被他們輕巧化解,恐怕太元宮之興已然勢不可擋。」
第114章 龍行大海任遨遊
不提太元宮中諸仙議論,姬飛晨此刻已經以「散仙清泓」之名入海。
當日,神秘人傳他「心如止水」。這幾日往海外趕路,正是在練習這一種水道心境。
他沿著內陸河道而行,踏浪踱步,走在水面上體悟「止水之心」。幸好如今諸仙入太元宮,沒有多少仙家在外,倒也沒引來什麼異動。
百川東到海,清泓就隨著水流東遊,經湖過川,最終跨江入海。
站在入海口,看到眼前遼闊寬廣的海洋世界。
如今正是黃昏,遠處帆船一一從海上捕魚歸來。一列列海鷗在滔滔海浪中飛舞。夕陽餘暉散落在水面,盪出細碎的橙色粼光。
清泓一下沒忍住,化作黑龍扎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