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擱了自家孫子的前程,心裡立刻就動搖了,看了眼趙老二夫妻臉色,明顯對送青山去做學徒也有些意動,於是借勢說道,“多虧先生提點,以後青山真做了掌櫃,也是這村裡數一數二有出息的,老二夫妻一定會記得先生今日的忠言。”
說完,他又轉向趙老二,“這禍畢竟是你家妻兒惹下的,就照著五兩銀賠付吧。”
趙老二夫妻正陷在兒子以後當了掌櫃,他們在村中如何威風的美夢裡,當下點頭應下。
瑞雪這才給趙老二上了茶,趙二嫂跑回家,刨出埋在牆根兒的陶罐,摸出多年攢下的家底兒,送了五兩銀來。
瑞雪收了,眾人又閒話幾句,就散去了。
沒過兩日,張嫂子就聽得趙老二夫妻在四處託人替青山尋找鋪子做學徒,閒暇之時說給瑞雪知道,笑道,“青山那孩子又記仇又懶,可吃不了那學徒的辛苦,我看啊,就是找到鋪子,不過幾月就的被攆回來。”
第六十章 歇工
瑞雪倒是不理會這些,她拿了賠銀,找了個閒暇時候,同張嫂子進城去,把損壞的物件兒都添置了新的,另外又多買了些布料和棉花,準備多縫兩套被褥,總不能兩口人就兩床被,萬一來個客人或者有個用處時太過舍手,再者,吳煜當初來時,佔了大壯過年穿的新棉衣,怎麼也要補給人家一套。
剩下諸如豬肉、骨頭,趙豐年的茶葉筆墨,甚至粳米、油鹽,也都沒少買,不但花光了五兩賠銀,還又搭了三兩進去,不過瑞雪卻是不心疼,鋪子裡進項比預期的多,她心裡有底,況且又逢年節怎麼也要豐盛一些。
張嫂子看中了路邊小攤上的木簪子,黃橙橙的桃木打磨的極光滑,一頭兒削尖,一頭雕了花朵模樣,很是細巧,甚至中間的花蕊都能數得清,那小販是個能說會道的,直把這工匠誇得天上有,人間無,就連這桃木都是五百年生的。惹得瑞雪好笑,張嫂子卻是信了,但因為小販開了五十文一隻的高價,有些猶疑。
瑞雪拈起一隻梅花的,挑了兩處諸如木癤、刀痕等小毛病,不過七八句話就掏了五十文,換了三隻簪子,然後牽了尚有些發愣的張嫂子走人,留下小販在原地懊惱不已。
張嫂子伸手摸摸頭上那隻桃花簪子,驚奇說道,“我以為商量一下價錢,也要四十文一隻,妹子居然五十文買了三隻,這每隻是…”她沒學過數算,平日裡簡單加減還可以,這般除法,就有些算不明白了。
“大概十七文一隻,做買賣就是這樣,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這簪子是木頭雕的,又不是金銀,成本低廉,頂多加個手工錢,怎麼能值五十文,嫂子下次再買東西,最好砍一半兒的價,然後再慢慢添一些,保管你花不了冤枉錢。”
張嫂子見她把梅花的簪子插在頭上,就要掏荷包數銅錢,被瑞雪一把攔住了,“不過五十文錢,買了三隻簪子,正好咱倆和高嫂子一人一支,算是妹子給兩位嫂子的體己年禮。”
“這怎麼行,工錢給的高,吃食也不少,現在還送簪子,妹子你雖然賺了些銀錢,可也不能這麼撒錢啊。”張嫂子死活不肯要,非要塞銅錢到瑞雪手裡,大街上置辦年貨的人很多,瑞雪不好推讓,就收了,轉而在點心鋪子裡,買了兩斤芝麻和花生糖片。
僱了車兩人回村,各自安置整理,晚上高家夫妻歡喜的趕著空車回來,一迭聲的要張大河明日多多做豆腐,各村聽說他們小年要歇工,都急著把過年要吃的豆腐備出來,跟他們夫妻足足定了十幾板,這還只走了兩個村子,剩下六七個村子再走下來,定然還會更多。
瑞雪當即就給張大河加了兩倍工錢,畢竟平日只早晨做四板豆腐,現在活計翻倍,工錢自然也要漲,張家夫妻當然不肯,都說在哪裡做工都有忙有閒,怎麼好隨意漲工錢,瑞雪無奈,只得想著以後在吃食上多貼補他們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