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第1/5 頁)
19「我們換個話題」
倫敦。
離救濟站爆炸案已經過去了五天。
而今天是我在倫敦大學所在院系的orientationday迎新日。
過去已經是過去,新的開始已經帶著陽光推開了我的窗戶。從那場救濟站的爆炸到現在,我感覺到自己彷彿在不同的世界中行走。
雖然漫畫說我被莫里亞蒂陣營盯上,但是這五天裡,我都平安無事,平和地度過了每一天。
我對此進行思考。
有兩種可能性浮現:
第一,他們現在分身乏術,無法抽出時間關注我。
第二,他們已經深諳我路人本質,決定不予理睬。
除非第二種情況,那就是他們正在觀察試探我,認為這是一項比較長期的工作。
那麼,我只要發揮我自己是良民的本質。他們找不到我的錯處就會放過我了。
我是這麼樂觀地積極想著的。
畢竟,我總不能像是《等待戈多》那樣等待不確定事件發生,然後自怨自艾。
話說回學校的迎新日,我等了很久了。
只有讀書,才能真正開啟我的留學生活。
話說。大學迎新日要比開學日早一個星期。
也就是說,下個星期一才是開學。
這個活動會持續一個星期。而開辦時間根據不同專業而定。具體資訊是學生學校郵箱關於迎新周的郵件裡面找到的。郵件會告訴學生哪天是自己學院的迎新活動日。
華生就有告訴我,在大學裡,迎新日並不是必須要參加的。
“你可以不去,迎新日並沒有什麼實質性意義。”
華生今天不用面試工作。
他已經連續幾天參加了醫院和診所的面試,現在正等待回覆。我看過他做的簡歷,非常完美,不帶一點虛字。他不僅擁有醫學博士學會,還曾參與戰地醫療工作,獲得過軍銜。因此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曾任戰鬥醫務人員的醫生可以擔任更多職位,比如操作醫療和實驗室裝置,以及執行或協助程式,無視某些從醫資格的門檻。
據說有幾個單位都在詢問他什麼時候能上班。
然而,華生似乎並不急於在醫院工作,因此並沒有立即做出回覆。
我本以為,他獲得工作機會,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接受,結果他似乎在斟酌很多的因素。這些因素是我暫時不能瞭解的。我猜想是跟他在戰地受傷的經歷有關,但這一點他難以啟齒,我更不能貿貿然去打探。
我希望原著中華生和夏洛克建成好友關係的案子快點到,至少華生不會像現在那麼茫然了。
看到我要外出,加上他準備出門,便主動陪我走一段路,順便和我分享了一些關於在英國讀書的生活細節。
“迎新日主要是一些課程介紹和校長的演講。其實並沒有太多內容。”華生說他整個大學生活就只去過一次迎新日,“不
過去湊湊熱鬧也可以,序言,也很不錯。”
我很喜歡華生這種鼓勵的態度,雖然他有些地方不接受,但他不會完全否定,而是順著別人的話去給對方信心和支援。我順勢拿出列印好的資料手冊,說道:“而且,學校也有給選課建議,我打算去看看。”
我的主修大方向已經確定好了。但還有一些選修課需要選擇。我不想全盤專供自己的主修,也不想自己與之毫不相關。比如說,我知道有些留學生來海外留學會為了提高績點,選擇選修中文、韓語或日語等基礎語言課程,獲得高分數。而我並不想這麼做,所以希望能找到一些有效有益且有趣的建議,不錯浪費時間。
華生看了一眼,又提醒我說道:“其實這些一般都是由大學志願者提供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