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地圖中的劍 一(第1/2 頁)
隨著司徒連同趙高一同回到咸陽宮。
當趙高進入到大殿內稟告時,發現秦始皇已經平靜了下來,恢復了以往的樣子。
於是趙高稟告道“稟陛下,司徒院長到了”。
秦始皇聽後抬起頭看著趙高,之後說道“宣”。
趙高退出大殿,來到殿外高聲說道“宣司徒院長覲見”。
殿外的司徒聽到之後進入大殿,行禮道“司徒見過陛下”。
秦始皇放下手中的奏摺,揮手讓趙高退下之後。起身走到了案桌的前方,說道“免禮”。之後走到司徒跟前,看著司徒說道“可知朕召見尼所謂何事”。
司徒遙頭說道“回陛下,不知”。
於是秦始皇說道“蓋聶消失了”。
司徒看著眼前的秦始皇,沒有了以往的意氣風發,沒有了霸氣稟然,也沒有了一切盡在掌握的樣子。有的就只是那一臉的落寞和不可思議的表情,好像想不明白蓋聶為何會突然的離去,又為何會選著站在帝國的對立面去,難道是現在的帝國不夠好嗎?司徒看著眼前的秦始皇,從其的眼中看到了對蓋聶的信任,但是這個信任換來的卻是背叛。現在的秦始皇眼中盡是迷茫,眼中有著重重的迷霧,在蓋聶的離去這件事中,對於秦始皇的一直以來所堅定的事物有了一定的崩塌。
秦始皇一直都認為只要帝國和自己夠強,天下就沒有感違背自己意願的人存在,就算有,也不敢出來蹦躂,只要剛出頭,那麼秦始皇自己就會件這隻站出來蹦躂的來給天下的人做個表率。但是現在的蓋聶這一事件,就讓這個信念給蹦塌了一角,而這一腳對於秦始皇的影響卻是極其深遠的。如果秦始皇沒有在這裡重新建立應有的信念,之後將很難對人施以信任,而是更加的剛愎自用的局面。
這樣的局面肯定不是司徒想要看到了,一旦變成這樣,就算自己在這段時間對於秦國的政治,民生,基礎做的更多改變,這樣的局面都會讓秦國這艘巨船回到這個世界應有的命運軌跡,那就是二世而亡。所以司徒明白,這一夜如果沒有件秦始皇的這個心結解開,重新建立新的信念,秦國必將重蹈覆轍。
於是司徒看著眼前的秦始皇,行了一個平時很少行的拱手大禮說道“陛下,臣有話不知當問不問”。
秦始皇看著彎腰九十度的司徒,伸手將其扶了起來說道“你我君臣二人何須當問不問,問吧。”
於是司徒問道“不知陛下對於蓋聶先生的離去感到傷心還是高興”?
秦始皇愣住了,因為司徒的問題問的太刁鑽了。不是應該問憤怒或者該當如何處理這件事嗎?怎麼會問上心或是高興呢?
司徒看著愣住的秦始皇,沒有催促,而是持續的等待。等待著一個答案,而這個答案能夠決定之後自己如何辦秦始皇重新建立起新的信念。
秦始皇愣在原地思考著,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心情。是啊,說憤怒吧,好像有,但是又沒有那種必須見到蓋聶當面問清楚;說傷心吧,也沒有,蓋聶的離去帶走了自己對驪妃的唯一念想,但是自己對於驪妃的情感也隨著驪妃的逝去慢慢的變淡了;說高興吧,也沒有,畢竟在怎麼說蓋聶都是屬於背叛這個帝國,背叛了自己。於是秦始皇說不上來自己到底又什麼樣的感受了,只好看著司徒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司徒看著秦始皇的雙眼從迷茫慢慢的變得清澈,之後徹底的轉化為堅定。
秦始皇說道“朕既沒有感到傷心,也沒有感到高興,就只是感到了一陣的失落。”說道這裡的秦始皇接著補充了一句“對,就是失落,就像朕的東西突然就消失了一樣,那種失去的失落感”。
司徒聽後看著秦始皇說道“陛下既然沒有感到傷心和高興,就只是一陣失落感。難道在陛下的內心中蓋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