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攪屎棍(第1/2 頁)
一番密語過後,都尉沉思不語。
夥長忐忑不安道:“大人,小的覺得賊人八成就是那個百騎,您說,要不要告知給縣府?”
“什麼百騎不百騎的。”都尉斜掃一眼:“你給老子記好了,昨日守關期間,凡是來往之人皆有嚴加盤查,未見有什麼可疑之人,聽明白了嗎?”
夥長遲疑的點點頭,但還是有些不安道:“可隱瞞不報的話,那賊人要是繼續裝作百騎貽害周邊,那……”
都尉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打斷道:“他禍不禍害其他地方,跟你有個屁的關係,你要是想死,回家拿刀自個抹脖子去,別他孃的連累到老子。”
夥長腦袋一縮,也不敢再言語。
~~~
貞觀十九年七月十八,李治和蕭瑀一同離京前往河南。
此行明面上的理由是安撫災民,可兩人到底是去做什麼的,朝中上下皆都心知肚明。
一些個跟河南那邊沒有牽連的,已經備好了瓜子準備看好戲,而一些個跟河南方面牽扯過深的,現在則都是魂不守舍的,害怕遭受到連累。
長孫無忌就屬於是看好戲的。
雖然他跟河南那邊的一些人也有來往,但卻從未收受過他們什麼,就算那些人這次栽了,長孫無忌也不怕會牽連到自己。
他還巴不得蕭瑀把動靜搞得越大越好,似整治貪官汙吏這種事情,最是能提振聲望名氣,皇帝這次讓李治跟著一起去,八成也是想著讓他露露臉刷刷聲名,這種事當年也讓李承乾幹過,貞觀七年關中大旱,皇帝著李承乾巡視關中撫慰災民。
這是一種鋪路的手段,從此可看出,起碼是現在,在皇帝的心裡頭,李治的地位還是十分穩固的,想到此處,長孫無忌不禁露出了笑容。
只是,這笑容保持的很短暫,下一秒,隨著一胥吏進來,長孫大人的笑意立馬被陰沉取代,看著雲陽縣令的上書,長孫無忌心中暗罵道:一群酒囊飯袋的廢物。
“大人。”
隨著一聲叫喚,另一個胥吏匆匆進來,他將左武衛轉呈來的奏報遞給長孫無忌。
這封奏報,是雲陽折衝府上的,裡頭沒多說其他,只是言明他們值守關卡的時候十分認真,從來沒有吊兒郎當的,至於賊人到底是怎麼混進去的,他們也不知道,現在雲陽縣令要把過錯都推到折衝府的頭上,雲陽都尉對此十分不服,希望左武衛能替他們做主。
看完折衝府的奏報,長孫無忌不禁又拿起雲陽縣令的上書,裡頭也是沒多說其他,就是一個勁的在甩鍋,將賊人混進來的過錯,全都推到了折衝府的頭上。
被焚了千畝田地,不想著怎麼趕緊抓賊,反而一個勁的先互相推卸責任。
長孫無忌越看越是來氣,他恨不得現在立刻差人去將那縣令和都尉抓來,將他們這兩顆豬腦袋給砍下來。
可惜,雲陽折衝府是左武衛管理的,長孫無忌無權處置那都尉,只能將心中的火氣都撒向能處置的縣令。
倒黴的雲陽縣令很快被扣了個防賊不利的帽子,直接連降四級被打發去了草原上的安北都護府。
以雲陽縣令為警例,長孫無忌傳令各縣,誰要是還翫忽職守,致使賊子作亂治下,那麼全都去草原上跟突厥人打交道去。
本以為,是雲陽守關之人大意,才致使賊子混了進去,那麼來手殺雞儆猴,其他人必不敢再敷衍塞責,只要嚴守住各處關卡,賊子也就無法再興風作浪。
可是,很快,宜君縣、同官縣、富平縣、藍田縣,接連傳來被賊人焚了屋舍田地的訊息。
程良駿的速度很快,宛如一道風,在各處來回騰轉挪移,讓人應接不暇。
短短十天的時間裡,關中二十二縣,被禍害了一大半,單單是被焚燒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