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高句麗(第1/2 頁)
丹藥夢破碎。
長生夢破碎。
皇帝陛下心裡頭空落落的。
一連數日。
李世民的情緒都不高。
俗話說。
好事不成雙,禍事不單行。
很快。
又是傳來了一則壞訊息。
這則壞訊息,便是從遼東傳來的軍報。
唐軍敗了。
敗的很慘。
可說是損失慘重。
一路高歌猛進的李績和張亮,在接到李世民接著打下去的命令後,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鴨綠江,直衝高句麗都城平壤而去。
剛開始,一切順風順水,不費吹灰之力的,接連攻克高句麗十一城。
唐軍的刀鋒,距離高麗人的王城,只有百里之遙。
膽寒的淵蓋蘇文,已經有了開城乞降的打算。
但是。
就在他準備派出使者去面見唐軍的頭一天晚上。
卻是突的降起了雪。
雪很大。
只是一晚上,就已積至小腿。
厚厚的積雪,令人馬俱困。
唐軍被迫困於原地,無法繼續向前推進。
對於高麗人來說,這場雪下的非常及時。
淵蓋蘇文暫時熄滅了投降的打算,準備靜觀其變。
這場雪,一下就是十日。
不僅高句麗半島在下,遼東同時也在下。
甚至,遼東的雪,比半島的雪,還要大。
大到無法運輸輜重。
大到騾馬都被凍死不少。
李績和張亮,兩部兵力加起來,不過堪堪十萬,高句麗雖不算強盛,但其披甲之士,也有五六十萬之多。
單論兵力,唐軍處於劣勢,在兵力不佔優的情況下,要想取勝,就得打高句麗一個措手不及,要讓他們應接不暇,要讓他們無法穩穩當當的調兵遣將。
而要達成這一戰略目標,首先就需保持高機動性。
當你出拳的速度夠快,哪怕他知道你出拳的方位,他也無法應對。
所以,為了提高機動性,李績和張亮,丟棄掉了所有無用的東西,包括一部分輜重在內。
他們每人只攜帶了十天的口糧。
如今。
雪下了十日還不見停。
後方輜重又運不上來。
李績和張亮陷入斷糧之危。
兩人本想以戰養戰。
不管是搶糧食也好,還是擄些人來也罷,只要能熬到雪停,那最後的勝利,還是他們的。
但是。
高句麗人也不是傻子。
他們早就進行了堅壁清野。
唐軍沒找到多少糧食,也沒擄到多少人。
處於這等惡劣的天氣中。
吃飽飯,不僅是為了填肚子,還是為了保持熱量。
尋常,兩天不吃,也許只是餓的頭暈眼花,但在冰天雪地之中,兩天不吃,就算餓不死,也會凍死你。
強忍了兩天,軍中倒下之人,一日比一日的多,士氣開始潰散,軍心開始瓦解。
無可奈何之下。
李績和張亮只剩下一條路:撤退。
兩人帶著各自部下,一路忍飢挨餓頂風冒雪,等到撤回至大唐境內時,原先的十萬兵馬,已經不足萬人。
或許。
高句麗是真的有幾分氣運。
當年,隋軍一而再再而三的將高句麗推至懸崖邊,只要在伸手輕輕推一下,高句麗就可亡國滅種,
但是。
每當只剩下那一下的時候,老天爺要麼降下暴雨,讓那鴨綠江水位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