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共存之道(第2/2 頁)
微抬下巴,道,“人族遷至西南之時,不過三十萬人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居無其所,行無安處,是實實在在的走到了絕境之中,若非狐族助其開地耕田,授其蠶桑之術,使其有屋可住,有畜可牧,哪有如今三千萬人口之文明狐族國度?是以上下分而知禮節,尊卑定而明教化,故以仙凡論狐族與人族共存之道,我以為妥當。”
洛川搖了搖頭,問道,“老祖可知道,據人族記載,三皇未出之時,蝸居於中洲一隅的人族最大部落群,一共有多少人口?”
朝暮微微蹙眉,卻沒有回答。
洛川自問自答道,“那時節,人族總共不過百萬人口,就算這個數字沒有包含被狐族強行遷走的三十萬,到了如今,沒有在狐族的‘庇護’下繁衍生息,傳承自三皇正統的中洲大鼎王朝,有多少人口?僅僅當下離郡的半州之地,便有民不止三千萬!何況漢州富庶的廣郡與安陽郡?甚至於富甲天下又人口密集的江州?若再加上京州、常州和武州呢?”
“更不必說,中洲人口真正快速繁衍,也才不過大鼎的九百載歲月而已,”他沒有去看朝暮的表情,好似就是自言自語,“前次去到青城山的時候,見過一位狐族的內侍長,在她身後,我第一次見到了被狐族豢養的人族寄奴,一目瞭然的上佳天賦,卻只能習武,年紀輕輕止步於龍象三境再不得寸進,這還是大鼎之初,人族開闢出了武道一途,否則如今之狐族國度恐怕尋不到一個人族修煉者,整個國度孱弱如同羔羊,狐族要與這樣的人族共存,就算沒有狐族國度的這許多規矩,又有何難?還需要天狐先祖這樣可知古今的聖賢留下遺命?”
“所以晚輩斗膽,言說老祖所謂上下尊卑,不過弱民之道罷了,這套東西,短期來看,效用上佳,中期來看,必維持艱難,長期來看,不過取禍之道,”洛川低頭搖了搖,看著腳下一個個距離極遠的村莊,這裡的土地之肥沃絕不下於離郡三大盆地,“更何況,其與天狐先祖所謂尋求兩族共存之道簡直南轅北轍,莫非狐族上下以為,可以將這套東西直接用到中洲人族頭上,還能一樣有效?”
:()望仙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