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2/2 頁)
不能全然相信,讓一個活生生的人心甘情願放棄生命,投入虛無之境,這可能嗎?有必要嗎?但是,他又想到:如果在這個世界上無法象真正的人那樣去生活,無法按照個人的意願安排自己的生活,還不如放棄這種生活,也許,退出生活也是一種求生的方式。因為退出之後,最起碼可以做到不為別人而生活。寧可放棄自己被扭曲了的生活,也不可惜那為他人、為他物的毫無價值的生活。
生、死、生、死……
這兩個字不斷在莊周腦子裡翻騰。年輕的莊周無法放棄對生命的熱愛,同時也很嚮往那對生命毫無壓迫的死亡。生與死之間,不能絕對地說哪個更好。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直到許多年後,他才悟透了生死的關係。
三
南郢沅湘一帶,古代曾屬「左洞庭,右彭蠡」的三苗九黎之地,地僻人稀,勢弱位卑。西周初期,周成王封熊繹於楚蠻之地,始有楚國與楚民族。與中原諸國相比,楚國歷史既短,封疆亦仄,生產落後,人文貧乏,根本不受周王室與諸侯各國重視。中原人一直將楚人當蠻夷看待,如古詩中就有「蠢爾蠻荊」、「蠻荊來犯」之類的詩句。由於山水阻隔,風俗迥異,楚國與中原王朝的聯絡十分薄弱。中原各國以正統老大自居,不屑屈尊瞭解「楚蠻」,與其建立密切的政治外交關係,對楚地的地理物產、風俗民情所知甚少;而楚國卻因此較少接收華夏民族的禮治文化,在一種純樸奮發的氛圍裡,篳路藍縷,勵精圖治,努力發展國力,同時創造了清新爛燦的楚文化,和因循守舊、陳陳相因的中原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