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2/2 頁)
生,為何我讀的經典之中,沒有孔子見老子的記載?」
「因為你所讀的經典,都是孔子五十歲之前所作,或為孔子五十歲之前的弟子所記,他們為了維護自己所學,當然不願記下孔子五十歲之後的言行。」
那儒士連連點頭稱是,告辭而歸。
藺且擊掌稱妙,對莊周說:「從此之後,世人又多了一條孔子見老聃的話題,說不定以後的史官還會信以為實,在孔子傳中寫上『孔子見老聃』哩!」
莊周笑道:「那才正中吾意!」
一天,莊周與藺且正在整理這些天來為求道之人回答的談話錄,又來了一位士。這位士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莊周先生,您的學說以無為自然為主,那麼,您是不是主張將一切人所創造出來的機巧器械都廢除呢?如果都廢除了,人將怎樣生活?如果不廢除,能說是無為自然吧?無為自然與機巧器械之間,是不是對立的?」
莊週迴答說:「您提的這個問題,確實很有深度。我講個故事給您聽聽,您就會明白。
「孔子的弟子子貢到楚國去漫遊,回來的路上,有一天在漢陰碰到一位老者。這位老者種了一片菜地,但是,他給菜地灌水的方式很特別。他挖了一口井,然後從旁邊挖一條斜入井水的隧道。他抱著一口甕,從隧道下去,盛上一甕水,然後又抱著甕上來,將水灌入菜地。如此往復不絕。但是用甕盛上來的水很有限,因此,老者雖然跑來跑去,精疲力竭,但是,菜地裡已經裂開了口子。子貢覺得這位老者很可憐,便上前對他說:
「『老者,有一種機械,可以一日浸灌百畦菜地,而用力甚少,你難道不知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