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緬甸行2(第2/2 頁)
年來,這裡分分合合一直處於變動之中。
光是他們內部各勢力之間的內戰,就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了。
最早的國民黨殘兵在這裡建立割據勢力後,曾把這裡當做反攻大陸境內的基地。
後來,在緬甸政府的請求下,我軍進入到緬甸境內,將盤踞在這裡國民黨殘兵大部殲滅了,還有一部分跑去了臺灣,剩下的勢力就很微弱了。
後來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緬共的武裝力量人民軍控制了這裡。
這支人民軍,是在我朝境內培訓出來的,所以我軍的印記就十分濃重。
再加上當時天朝正在搞運動,學生在鬧串聯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影響下,大量進入到緬北,參加了緬共及軍隊。
據說當時緬共的招兵站,就設在中緬國境線上,許多知青〝腳一抬就過去了〞,所以這些士兵又被稱為“褲腳兵”。
最多的時候多達一萬多人,許多知青最後都成為緬共高階將領。
其中最著名的叫林明賢,外號“賽龍”,中國海南文昌人,1968年起到雲南邊境插隊,後出國加入緬共。
在撥波山伏擊緬甸政府軍戰鬥中,林明賢作戰勇猛,打死緬甸軍第二快速機動師副師長丹貌上校,被緬共授予緬甸人民英雄稱號。
在緬甸,素有“緬甸的小林彪”“叢林林彪”之稱,為建立緬甸人民軍解放區,立下赫赫戰功,隨後任815軍區司令員,時年29歲。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才俊林明賢受到了彭家聲的賞識,讓他做了上門女婿。
巴虎的父母也是那時進入緬甸的,他們本也是雲南的知青,是林明賢的部下,這些知青兵的到來,讓緬共的這支軍隊完全pLA化。
後來這支軍隊又分裂、重組、陸續被各種勢力收編,就把這些傳統,傳導給整個撣邦的所有軍隊,並影響至今。
“你們的父母為什麼不回中國呢?”王直問。
“他們都曾坐到緬共的高官,所以就沒回去,有很多是回國了的”巴虎答道。
“那現在緬共怎麼樣了,怎麼沒聽說過呢?”王直又問。
“緬共後來分裂了,再後來就基本不存在了,可惜呀,拖累的我們永遠也成不了中國人了,”巴虎長長的嘆了口氣,眼睛裡是滿滿的失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