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曹郎來不納糧(二)(第4/6 頁)
。
……
迎擊樊縣縣兵,需要先繞過任城縣的縣城。
城內不知現下有沒有已知亢父縣的縣兵已被曹幹部殲滅,遠遠繞過縣城的時候,曹幹略駐馬眺望,遙見城內燈火稀稀,城頭上倒是火光透亮。
行軍了大半夜,四更天時,出發前派出的斥候找了來。
向曹幹稟報:“校尉,此地再往前十餘里,即是樊縣縣兵的築營處。”
從前晚離營,到昨天、到昨晚,到現在,兩夜一天,隨曹幹出營作戰的各曲將士還休息了兩時辰,曹幹是半刻鐘也沒休息。但勝在年輕,又處在戰鬥狀態,他的精神尚是很好。
他問斥候:“樊縣縣兵具體的兵力,確是千人出頭?其所扎之營堅固與否?守禦嚴密與否?”
斥候答道:“察其營壘大小,兵力當確是在千人出頭。其所扎之營地,看著不是很堅固,不過守禦並不是很鬆懈。小人伏在其營外高地察看了多時,營外有散騎,營內有巡邏。”
曹乾點點頭,說道:“你先去休息。”待這斥候離去,令召胡仁等來。
部隊還在行軍中,胡仁、王敬、李順等分在行軍的隊伍的不同位置。
曹幹撥馬下到路邊,等了將近一刻鐘,諸人相繼到齊。
簡略的斥候所報內容說過,曹幹說道:“現在咱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攻其營壘,一個是等明天他們出營後,咱們再做進攻。胡大兄、王大兄,你們以為哪個選擇最好?”
王敬說道:“樊縣縣兵營守禦既頗嚴密,我部若夜攻之,恐無必勝之算。而若攻之不能立勝,其固守營內,等到天亮以後,任城縣內聞訊,必會遣兵來援。我部前營未克,後敵已至,這仗,就不好打了。因我之見,不如等明天他們出營後,咱們再作進攻!”
胡仁說道:“它防守雖頗嚴密,但肯定沒有料到我部已至。我部若急往攻之,一舉克營的勝算,在我看來並不小!校尉,我以為可以攻上一攻試試!退一步說,就算是沒能把營攻下,又就算是如王大兄猜測,任城縣遣派縣兵來救援他們了,咱們亦可設伏,再來一次伏擊打援!”
王敬說道:“能各個擊破,胡大兄,又何必要冒險呢?”
胡仁說道:“什麼意思?”
王敬說道:“等到明天樊縣縣兵出營以後,咱們再作進攻,如昨日伏擊亢父縣的縣兵,咱們一定是能夠取勝。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冒著不一定能將其營攻破的風險,今夜就攻其營,非要把任城縣的縣兵也引來?……胡大兄,是咱們各個擊破,先再把樊縣的縣兵殲滅,然後回師去打任城縣的縣兵容易,還是把它這兩支敵兵聚到一塊兒,咱們來與它打容易?”
胡仁張了張嘴,無言可說。
王敬的辦法,謹慎是謹慎,以至可說是保守,但不得不說,就眼下此戰,確乎是更好的辦法。
卻每次戰鬥前,曹幹都會先詢問胡仁、王敬等的意見,這不僅是“民主”的作風,重視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對本部有歸屬感,也是曹幹在由此加強對胡仁、王敬的用兵風格的瞭解。現在,他對他兩人的用兵風格已有了大概的瞭解。簡言之,王敬較為謹慎,胡仁較為猛打猛衝。
曹幹決定說道:“胡大兄之策,若用之得當,可一舉將樊縣、任城兩縣的縣兵盡皆殲滅,然後回師再取任城縣城,唾手可得,唯只是我部的兵力不是很夠,並且兩夜行軍、昨日一戰,部曲的體力可能也不耐久戰,此策雖好,暫不能用。王大兄,便按你的意見,今晚咱們不攻它,等明天他們出營,咱們再攻!正好趁此,讓部曲也再休息一下。胡大兄,你說呢?”
胡仁應道:“兵力稍不足,部曲有些累,這是實際情況。罷了,就用王大兄之議。”問曹幹,說道,“校尉,明天樊縣縣兵出營後,怎麼打?是給它個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