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中國賽(下)(第1/2 頁)
胡浩南在比賽中還是以考察球員為主。
班巴力量上的差距,讓他在一對一防守對方中鋒的表現中,難以盡如人意。
胡浩南突發奇想,用易建聯出任中鋒,而讓班巴出現在大前鋒位置上。
要知道,班巴有著堪比後衛的奔跑速度。
這麼說吧,威少在3\/4場衝刺速度測試中跑出了3.08秒,以速度聞名的牆哥用時3.14秒,戈貝爾用時3.57秒。
而班巴的四分之三場衝刺成績為3.04秒,就是這麼快!
更不用說班巴還有213公分的身高和239公分現役第二長的臂展。
胡浩南在看到班巴在中鋒位置上的掙扎後,第一想法就是換到大前鋒位置上,發揮其速度快、協防出色的特質。
這次調整後,班巴的表現的確好了很多。
他和阿聯築成的內線雙塔,張開手臂後就能形成一道天然的封鎖網。
班巴還在比賽中上演了一個追身大帽,物件還是以速度著稱的達龍福克斯。
這讓所有中國球迷見識到一個身高臂長、運動天賦出色的大個子是如何打球的。
這樣驚豔的表現讓胡浩南一度懷疑前世是不是魔術方面有意放棄培養班巴,這才導致這樣一個天賦怪最終沒能兌現天賦,淪為飲水機球員。
但漸漸的,胡浩南發現好像也不是這麼回事兒。
班巴給他的比賽感覺就像是遊離在團隊之外。
如果把這場季前賽看成是一齣戲,其他球員都很好的融入到各自所要扮演的角色中來,但班巴……
單看班巴一個人的表演,其實還不錯,但跟隊友和對手一搭戲……胡浩南總感覺班巴沒能進入角色,參與不到比賽中來。
除了偶爾的靈光一現,整體存在感很低。
反倒是易建聯屢屢出現在協防位置。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胡浩南特意讓格瑞斯來重點觀察下班巴的表現。
事實證明,胡浩南的這一判斷沒有錯——格瑞斯也給出了類似的評價。
只不過格瑞斯說得較為委婉——班巴需要提高自己的比賽閱讀能力。
這在胡浩南聽來就是說,班巴的球商不高,不知道在比賽中什麼時候該出現在什麼位置該做什麼。
這也幾乎等同宣判班巴未來的成就有限。
尤其是胡浩南隨後還騷操作的用凱爾-安德森替換下班巴。
同樣是跟易建聯搭檔內線,安德森雖然不會像班巴那樣上演追身大帽。
但安德森在一對一以及協防中的作用並不低。
而且不得不說的是,安德森在進攻中對於球的排程以及在陣地戰中跟球隊之間的距離把控堪稱教科書級別。
要知道,三角進攻對角色球員最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距離!
15英尺——約4.5米的球員間距就是可以有效保持進攻球員之間的有機聯絡,減少傳球被對手搶斷、避免持球隊員被對方包夾的最舒適距離。
安德森能夠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來,在不斷地陣型變化中儘可能的與隊友保持這種舒適間距。
只能說明在戰術理解上,安德森已經達到了很深的地步。
看這樣一個球員的比賽,胡浩南只能說,有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覺。
非常舒服。
如此鮮明的對比之下,胡浩南總算知道為什麼後來連比他大6歲的肯-波奇都能把他擠出輪換陣容了。
你可能要問肯-波奇是誰?一個加拿大籍落選秀,巔峰賽季7.2分5.8籃板。
胡浩南和格瑞斯對視一眼,然後從彼此眼中看出一句話。
丸辣,這個8號秀怕是要砸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