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第1/2 頁)
大廳中央,一架巨大的樂高拼成的飛機模型從天花板垂掛下來。
賀時嶼眼睛發亮,和旁邊兩個十幾歲的小朋友一起扒著玻璃看的津津有味。直到雲翊過來把他拉走。
他們沿著樓梯上去,走進一條綴滿星光的幽暗長廊,參觀就從這裡開始了。
「這邊一排是航空史,那邊是空客公司的發展史。」雲翊輕聲說道。
長廊兩邊是一幅幅黑白的歷史照片,配有英法雙語的文字說明。因為對航空史比較熟悉,賀時嶼不用看文字也能懂個大概。
不過他還是喜歡聽雲翊說。
雲翊的目光落在一幅泛黃的手繪上,「你看,這是人類最早對飛行的憧憬。幻想著可以乘著風飛上天。」
「接下來,就開始幻想像鳥一樣藉助翅膀飛行。這個,是有人做出了巨大的翅膀裝在身上,嘗試飛行。不過那時還是失敗了。」
「再然後是熱氣球、飛船。」
「這是1783年,在法國進行的首次有人搭乘的熱氣球試飛。」
雲翊的聲音很低緩,「雖然從今天的角度看起來,這個熱氣球有點笨重,但是這次試飛成功了。這一天,也標誌著人類飛行史的起點。」
賀時嶼一邊聽著雲翊的講述,一邊看著那一幅幅樸素的圖畫和褪了色的舊照片,心裡感慨萬千。
在天空自由飛行,也許是幾千年來人類亙古不變的夢想了。
為了這個夢想,一代又一代前輩們日以繼夜地努力著,經歷了成千上萬次的嘗試和失敗——卻始終沒有放棄過對飛行的渴望。
這裡面每一步都充滿了難以想像的困難,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每一步,也都讓我們離天空更近了一些。
直到今天,我們隨時出門,買張機票,就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輕鬆享受到安全便捷的飛行。哪怕跨越大半個地球,也不過十多個小時的時間。
而這其中付出的代價,是無法用簡單的語言和眼前的幾排照片就能概括的。
「土魯斯呢,早在1918年就成為了歐洲的航空中心,也就是空客的前身。」雲翊繼續說著,「後來經歷了二戰,歐洲航空業被削弱,停滯了一段時間。波音也是趁著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
「戰後,歐洲以法國為中心,重啟航空業的研發。畢竟底子好,空客並沒用太久,很快就迎頭趕上了。」
隨著時間的推進,從圖片上可以看到航空技術的更新換代明顯加快,雲翊的講解變得簡短,語速也開始變快。
「這裡,1950年,噴氣式飛機開始出現。」
「1954年,首次實現超音速商業飛行。」
「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從1970年開始,空客和波音持續發力,兩家巨頭你追我趕,民航業開始高速發展。」
兩人邊看邊走,長長的走廊就要接近尾端,雲翊在一幅彩色照片面前站定。
「直到今天,我們已經不滿足在近地面的飛行了。目標開始轉向茫茫宇宙。」
「2003年,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立,成功發射首枚商業火箭。新的時代,開始了。」
雲翊眉梢一挑,「順便說一句,馬斯克是我的偶像哦。」
從歷史資料長廊出來,他們走進一個飛機模型的展廳。上百平米的展廳內,整齊排列著的是空客家族全系列的各種機型,場面甚是壯觀。
賀時嶼在一架模型前站住。與其他飛機相比,眼前這架看起來別具一格,它的頂篷和機艙壁不再是傳統的金屬材質,而是透明玻璃。
賀時嶼說:「我聽說過這個,360度全景天窗,旅客可以一邊飛一邊看星星,聽起來就很夢幻啊……什麼時候能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