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論東方的計謀對西方的打擊力度(第1/2 頁)
第178章 論東方的計謀對西方的打擊力度
說回彼得夫婦,兩人很快回到了布庫爾耶什蒂,並適應自己的新角色:丈夫和妻子。
而在他們的婚禮上,奧斯曼蘇丹竟然也送來了禮物,是一個由黃金、白銀和寶石組成的首飾,彷彿是向瓦拉幾亞炫耀他們的富裕。
“很幼稚的做法”,這是彼得給的評價。在他看來,這種炫富行為根本沒用,還不如戰場上真刀真槍的幹。
只要將奧斯曼剩餘的歐洲領土吞併,瓦拉幾亞就可以恢復阿萊克修斯一世初期的領土,然後穩住西方,就可以向安納托利亞進軍。
當然,這一切都和國力離不開,而在這個時候,農業是根本,是一切行業的基礎。瓦拉幾亞土地肥沃,自然比其他地方的農業產量高出一截,但最近幾年的重商主義還是讓商業的發展超過了農業。
工商業利潤比農業多,也會大量吸引人口,這就讓農業人口不足,進而導致糧食生產下降。而且農民也不都種糧食,葡萄、橄欖這些他們也種,如果繼續放任不管,可能會破壞瓦拉幾亞的基礎之一——自耕農。
而且,農業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土地兼併。土地的擁有者,大概可以細分為六類:貴族、官僚、地主、商人、自耕農。貴族的土地大多來自於祖上的軍功,或者皇帝的賞賜,官僚則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力來“購買土地”。
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曾頒佈法令強調兵農情況:“農兵之於國家恰如頭之於軀體,……誰忽視之即忽視國家安全。”君士坦丁七世的法令就強調了兵農對於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土地兼併所引起的種種問題自然會影響國家的發展走向。
對東羅馬來說,1071年,被驅逐多年的塞爾柱人突然向東羅馬帝國宣戰,兩軍在曼齊刻爾特進行了一場決定未來基督教世界的關鍵戰役,東羅馬軍大敗,時任皇帝羅曼努斯四世被生擒,此戰的失利意味著東羅馬帝國失去了小亞細亞半島以及亞美尼亞的統治權。
土地以及人口的喪失標誌著原有的經濟體制完全崩潰,東羅馬人引以為傲的軍區制度在此戰後消失殆盡,殘存的兵農階級被完全消滅。為了挽救瀕臨破碎的帝國,新科皇帝阿萊克修斯一世不得不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普洛尼亞制度。
普洛尼亞制,可以看成是西歐制度的變種,帝國政府將國有土地以及農村組織及自由民的下轄土地全部統一交由貴族進行終身監領。處在監領地上的自由民受到監領貴族的管轄,雖然仍享受所謂的自由民身份,但失去了遷徙其他監領地以及自主開墾的權力。
在普洛尼亞制推行的早期,監領地仍是由帝國進行分配,監領貴族無法只享有使用權而非所有權。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和實施,監領地由原本的貴族使用權轉變為所有權,普洛尼亞制也正式蛻變為封建制,監領地逐漸轉變為擁有高度自治權的公爵領地或公國。
這樣的局面是彼得不願看到的,也是中央集權不允許的。所以他在之前就在康斯坦察設立農務一職來管理多布羅加的農業,農務官主要負責地方的農田、種植、水利等農業事宜,並且每隔兩年就要清查一次田畝,以防偷稅。
彼得也規定了相應的考課、賞罰標準。有勞者升遷,不備者廢免。從而形成了了良好的運轉體系,多布羅加的農業發展超過其他地區。
米爾恰將彼得推上前臺,在他上書的改革建議下,參政院正式設立司法和農務兩大部門,將原本的部門擴大到八個。這讓瓦拉幾亞的政府更加完善,同時也能更好的發展國內。
————分割線————
而在另外一邊,奧斯曼軍隊進入了錫瓦斯,巴耶濟德正在籌劃下一步的行動,而侍從給他帶來了讓他生氣的訊息,他的兒子蘇萊曼昨天和七八個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