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雙喜臨門6(第1/2 頁)
這個時候趙村長家已經有好多人在了,四商販問了話,然後看向大年。
大年與他們說了收軍糧導致全村口糧不夠的事兒,大家夥兒正在為此事商量著怎麼辦呢!
四商販聽完後相視一眼,隨即擺手讓夥計搬來桌子和賬簿。
“既然大人遭此難事,我等亦不能袖手旁觀。”
也不知是為了討好大年還是為了安撫院內眾人的情緒,四商販吩咐賬房給桃源村眾人的工錢每日加了二十錢。
大家在排隊領好錢後,手上沉甸甸的錢串子讓臉上的陰雲散去不少。
隨後,村民各自散去,四商販在嶂河渡口邊上的竹棚內備了酒席,請大年和趙村長吃飯。
“李大人,江南水旱多,每年都有遭災的地方,現在糧食不夠,可去豫州採買,豫州糧多,糧價尚可。”
酒過三巡,其中一商販向大年推薦去豫州買糧。
“豫州?豫?河南?”
大年想起河南自古以來就是產糧大省,小麥玉米還有穀子。
他伸手捏了捏藏在胸口的那張一百兩的銀票,心中有了主意。
“好,那就去豫州買吧,縣裡的商人都找他們幫過忙了,再找他們怕是難成事兒。”
只是去豫州路途遙遠,且不能走水路,只能走陸路,順著官道往北走。
眼下已經入冬了,再往北只會越來越冷,路上的艱辛可想而知。
“可惜我等要忙著買賣魚貨,不然,我們定幫大人去豫州購糧。”
商販們紛紛起身,給大年敬酒一杯,表達歉意。
吃完飯,時間到了中午,大年回到家。
家裡吃完飯,小月煎好了從醫館帶回來的補藥,也給大年倒了一碗。
大年說了去豫州買糧的事兒,小月聽後大吃一驚,忙收起碗來。
“那……什麼時候去,豫州很遠的,得多久才回來?”
“月半吧,事兒才定呢,得過上幾天才出發,村長張羅人去備馬車去了。”
見大年如此,小月也不好說什麼,回屋收拾去了。
當晚,趁著藥勁,二人好一頓纏綿。
第二天早上,
大年收拾斧子和麻繩,帶著湯圓和丫頭倆去往山上砍柴火。
小月則是在小糧倉裡稱些糧米,預備給大年做些菜飯糰子在路上吃。
一會兒,小月娘進屋拿掃帚,看見小月端起昨日剛剛打好的糧米,不禁有些奇怪:
“咋了,你拿這麼多米幹啥?”
“娘……大年再過幾天就要出門了,我想給他蒸些米,做菜飯糰子給他帶上,路上吃。”
小月一邊說,一邊愛惜地摸著鬥裡的糧米。
只見小月娘又是搖頭又是嘆息:
“哎……心思倒是不錯,可這飯糰子哪能留久,別看這天氣涼,捂一會就會變味的,變了味就不能吃了!”
說完,她拿過小月手裡的米鬥,轉身出門。
“娘,你去哪兒啊?”
“去你春花嬸家換些面來,做麵餅。”
小月娘口中的麵餅是那種類似鍋盔的餅子,用死麵餅烙制,是長途跋涉時方便攜帶的口糧之一。
到了春花嫂家,小月娘捧過米,說明來意。
“哎呀,換幹啥,拿去用唄!呵呵!”
春花嫂邊說邊接過米,回屋拿糧袋子裝了好些面來,連小月娘都說多了多了。
“老姐姐,我多給你些,回頭你多烙點……”
春花嫂把面袋子給了小月娘,隨後拉著她在院子裡歇歇。
都說大年要去豫州買糧,春花嫂的意思是能不能讓大年把三猴子也給帶上。
“讓侯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