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從河南漯河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礦物工程專家趙躍民(第2/4 頁)
7月,趙躍民在焦作礦業學院攻讀礦山機械專業學士學位。
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趙躍民在中國礦業大學攻讀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碩士學位。
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趙躍民在中國礦業大學攻讀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求學之路解碼
趙躍民院士的求學之路,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趙躍民在焦作礦業學院礦山機械專業的學習,使他掌握了紮實的機械工程知識和技能,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動力學等方面。
這為他日後在礦物加工領域開展裝置研發、技術創新等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工程基礎。
比如,他發明的高效能大型振動篩關鍵技術,就離不開機械專業知識。
焦作礦業學院注重實踐教學,學生有機會參與礦山機械的實際操作和維護。
這種實踐鍛鍊培養了趙躍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為後續科研成果的工程應用打下了基礎。
趙躍民在中國礦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學習時期,從礦山機械專業轉向礦物加工工程專業,讓他接觸到了選煤等領域的前沿知識和研究方向。
在陳清如院士的引導下,他明確了致力於選煤研究的方向,為其科研生涯確定了核心目標。
碩士階段的學習注重科研方法和思維的培養,透過參與科研專案和學術討論,趙躍民學會了如何提出問題、設計研究方案、分析資料和解決問題,為他日後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
趙躍民在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研究生學習時期,使他在礦物加工工程領域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他有機會接觸到該領域最前沿的理論和技術,能夠開展系統性的科研工作,進一步深化了對礦物加工工程的理解和認識,為他後來創立潮溼細粒煤炭深度篩分理論等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在中國礦業大學讀博期間,趙躍民積累了豐富的科研資源,包括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合作機會、先進的實驗裝置和研究平臺等。
這些資源為他後續開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援,幫助他在競爭激烈的科研領域取得優勢。
在博士學習期間,趙躍民參與了多個科研專案,與導師、同學和其他科研人員密切合作。
這鍛鍊了他的團隊協作能力,為他後來帶領科研團隊開展大型科研專案和工程實踐奠定了基礎。
院士從業之路
2000年,趙躍民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2年至2019年,趙躍民任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
2023年11月,趙躍民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從業之路解碼
趙躍民院士的從業經歷,對他後來當選院士影響深遠。
趙躍民獲得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該基金為趙躍民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經費,使他能組建優秀科研團隊,購置先進裝置,如高精度篩分實驗儀器等,為深入開展礦物加工工程研究創造了條件,助力他在潮溼細粒煤炭篩分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獲此資助是對趙躍民科研能力和成果的高度認可,提升了他在國內外學術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了更多國際合作機會和頂尖學者關注,為其後續科研發展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
趙躍民擔任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期間,管理工作讓他從學校層面參與科研管理和戰略規劃,能整合校內科研資源,搭建跨學科科研平臺,推動礦物加工工程與機械工程、材料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為解決複雜的行業問題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任職期間,他致力於培養優秀科研人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