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4個半小時後,沙龍部隊和曼德勒旅擊毀了埃軍坦克60輛、野戰火炮100門、車輛300臺,埃軍死傷數百人,5,000名士兵潰散了。
五、進軍蘇伊士運河地區
以色列上校指揮的支隊沿海岸公路西進,於7日晨到達坎塔臘附近的蘇伊士運河。以色列上校向塔爾師長報告了情況。國防部長達揚收到塔爾師長關於部隊到達運河的報告後,命令以色列支隊自運河撤退20英里。這是達揚擔心佔領運河地區會遭到國際上譴責而採取的措施。在其他戰線尚未達成作戰目的的情況下,達揚想避免國際上施加的停戰壓力。以色列旅雖然撤到了魯馬納,但8日晨又接到從魯馬納向蘇伊士運河前進的命令。以色列旅在坎塔臘以東10公里處和埃軍坦克部隊進行了戰鬥。埃軍逐次撤退,
9日晨以色列旅繞過坎塔臘,沿運河東岸南下。中午過後,該旅在伊斯梅利亞對岸附近和塔爾師的戈南旅會合,並歸其統一指揮。
在米特拉山隘方向,
9日凌晨2時許,賽拉旅到達運河地區,奪取了9個完好的薩姆-2飛彈基地。沙德尼旅也於9日拂曉到達運河地區。空降部隊降落在蘇德爾角,然後南下,在9日中午與自沙姆沙伊赫北上的傘兵部隊在阿布扎尼馬會合。這樣,除富阿德港的沼澤地帶外,西奈半島都落入以軍的控制之中。
在4天的戰鬥中,埃軍傷亡數為:士兵1萬人,軍官1,500人;被俘數為:士兵5,000人,軍官500人;裝備損失了80%,損失的700輛坦克中,有600輛被擊毀,100輛被以軍繳獲;此外,埃軍還損失了
100門野戰火炮,50門自行火炮,30門155毫米炮,
1萬臺車輛、裝甲車。以軍的損失為:亡300人,負傷1,000人,被擊毀的坦克61輛。
131頁照片 以軍坦克部隊(-60&ldo;巴頓&rdo;)在向蘇伊士運河前進
第六節 約旦戰線
一、開戰前的情況
1967年6月開戰前約軍實力為:8個步兵旅、2個裝甲旅、 4-
5個獨立機械化營和若干個炮兵營,兵員5.5萬。約軍在約旦河西岸地區以守勢行動為主,部署了8個旅;西岸地區分為北部的薩馬裡亞地區和南部的米迪亞地區、耶路撒冷地區。對約旦的作戰主要是在撒馬裡亞複雜地形上的戰鬥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地戰鬥。
以軍在面臨危機時採取的作戰指導方針是在約旦和敘利亞方向保持防禦態勢。理由很簡單:主要敵人是埃軍,在對埃作戰的勝負趨勢沒看清之前,應力避同約軍和敘軍交戰。國防部長達揚一上任就強調,在約旦和敘利亞方向上採取守勢,避免同時在幾條戰線上開戰。
總參謀長拉賓於6月4日下達了對埃軍實施先發制人的進攻的命令,而對中部軍區司令卻命令其堅持防禦態勢。但中部軍區司舍納爾基斯考慮到萬一需要對耶路撒冷實施戰術性進攻時的情況,要求給他
增派2個旅。這2個旅是機械化旅和傘兵旅。此時由於海珊國王對開羅進行了訪問(5月30日),阿拉伯軍事同盟業已成立,埃軍決定向約旦派遣3個突擊營,埃及的裡亞德將軍也已抵達約旦。
6月5日星期一8時30分,以色列政府透過聯合國停火臨督委員會主席奧德&iddot;布林將軍轉給海珊國王一封信。信中說,只要約旦不首先發動進攻,以色列就不會進攻西岸地區。布林將軍說國王是在上午10時收到這封信的,可國王說他在上午11時之前沒收到這封信。
5日上午8時50分,海珊國王透過開羅電臺的廣播得知以色列對埃及發動了進攻。10分鐘後,埃及的裡亞德將軍收到了阿密爾將軍發自開羅的電報‐&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