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1/2 頁)
第二節 以色列軍隊的戰略、
作戰思想和作戰計劃
六天戰爭可以認為是經過巴勒斯坦戰爭和蘇伊士運河戰爭獲得新生的以色列國防軍的18年建設的總結。
一、戰略、作戰思想
戰爭指導:
1. 以色列的敵人是阿拉伯國家,不以其他大國為敵;在阿拉伯國家中,主要敵人是埃及。
2. 必須打速決戰。為此,必須進行先發制人的突然襲擊。
3. 必須在聯合國和大國介入之前結束戰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戰果鞏固國家的存在和消除未來的戰爭威脅。
4. 決定以色列國家存亡的關鍵是軍事力量,對國際輿論不可抱有幻想。
5. 採取內線作戰,各個擊破阿拉伯國家軍隊,不同時進行兩線作戰。尤其是國防部長達揚,他力避對敘利亞、約旦同時開戰。
作戰思想:
1. 現代條件下的戰爭特別是沙漠地的作戰,其勝敗取決於制空權的歸屬。因此,戰爭初期要透過空軍的集中運用摧毀阿拉伯空軍。
2. 裝甲部隊是地面戰鬥的主力,要以奇襲和快速的機動作戰席捲戰場,不給阿拉伯軍隊以喘息之機。
3. 野戰指揮官必須處於戰場的關鍵地點,成為機動作戰的推動力。只要戰鬥損耗在50%以下,就應該完成任務。
4 陸、海、空應協同作戰,尤其應發揮空地協同的戰鬥力。總參謀部應為此創造條件。
5. 情報是戰鬥力。戰役戰鬥情報和戰略情報的連續性極為重要。情報有助於發現決勝點和捕捉戰機。
6. 應利用天然屏障保障邊境安全。
二、兵力
1967年6月4日,以色列軍隊總兵力已達25萬人。其中常備軍5萬人,預備役20萬人。陸軍25個旅,22.5萬人。25個旅中包括9個裝甲旅、
2個機械化旅、10個步兵旅、
4個空降旅。除這些野戰旅外,還有擔任地方和邊境守備任務的相當於15個旅(7萬人)的部隊。25個野戰旅中,以22個旅編成6個師進行作戰,其餘3個旅擔任後方警戒和作為預備隊。
戰前以色列空軍有354架飛機,其中作戰飛機為196架。開戰時以色列空軍的作戰飛機的出動率達到了96%,而埃及空軍僅為50%。
1963年,霍德將軍的前任魏茨曼將軍制定了戰略空襲方案。作戰部長魏茨曼為了使同僚理解掌握制空權是先決條件的道理,不得不花費兩年的歲月。
六天戰爭前後阿以雙方所擁有的飛機數:103-105頁表格
三、西奈戰線的作戰計劃以色列軍隊的作戰特點在於:在時間上是速決戰;在空間上是內
線作戰。以軍總參謀部在制定西奈作戰計劃時考慮的三大因素是:1、先發制人的突然襲擊;2、迅速獲得制空權,3、迅速殲滅西奈東部的埃軍。這個作戰設想是1963年拉賓就任總參謀長後擬定的。實施突然襲擊的準備工作早在1965年年初就已經開始了。以色列空軍編隊不斷在黎明時沿地中海向西飛行。初期埃及空軍還能於黎明時採取1個小時的戒備態勢,但到1967年中期就不以為然了。這和十月戰爭前看慣了埃軍的動員、演習而喪失警惕的以軍何其相似!
西奈地面作戰計劃是1965年起擔任南部軍區司令的加維什準將制定的。計劃分四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作戰:以塔爾師突破臘法‐‐阿里什海岸公路,以沙龍師突破阿布奧格拉‐‐烏姆&iddot;卡泰夫公路。
第二階段作戰:將約菲師投入塔爾師和沙龍師之間或者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