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第2/2 頁)
兆,把埃及表示繼續同以色列對抗解釋為是薩達特隱蔽真實意圖的策略。
錯誤的判斷使軍事情報部門、報導人員和宣傳人員等產生了先入之感,這是人類社會中容易發生的一般傾向。
在時間上達成突然襲擊的條件,因軍事、政治、宗教、人種等各種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十月戰爭後,阿方強調,戰爭的結果恢復了他們自己的名譽。但戰前,在以色列有很多人懷疑阿拉伯國家會有這種意圖。麻痺輕敵,容易陷入錯誤判斷的泥潭。
昔日法軍就曾憑空臆斷任何強大的部隊也無法突破阿登高原。
以軍的情況也是如此。他們認為,阿拉伯國家在沒有獲得空中優勢的情況下不會發動進攻,阿方如開始行動,己方不會在24-48小時前毫無察覺。
沽名釣譽及畏敵如虎也將有礙於戰備。客觀地看;這些傾向除情報部門外,各級指揮官中都存在。無疑這是由人類社會中人所固有的弱點引起的。
擔心發錯敵突襲警報而在敵真正突襲時未能發出警報,是令人遺憾的。為了在敵真正突襲時能及時發出警報,即使錯發一些警報也沒有關係。
十月戰爭時,由於以色列的一部分人擔心發錯警報,因此到10月
6日仍在爭論發布動員令的是非問題。1973年5月發錯警報之舉,貽誤了以色列對十月戰爭的決斷。
經常感到戰爭可能爆發,就容易對突然襲擊失去敏感。但是,對爆發戰爭的一般預測和感到戰爭迫在眉睫,它們所產生的影響是有很大區別的。
感到戰爭迫在眉睫時一般是要進行戰爭準備的,但有時在緊要時刻卻妨礙加強臨戰態勢。十月戰爭中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