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第1/2 頁)
有詩嘆曰:&ldo;董卓專權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當時諸葛隆中臥,安肯輕身事亂臣。&rdo;
話說這蔡琰聽說自己的父親死在了長安,立即請求李鋒發兵長安為父親報仇,李鋒與眾將商議後,郭嘉,戲志才覺得這是個絕好的機會,我們有藉口入關,並且可以輕鬆拿下關中和司州,當然了李鋒何樂而不為,不僅可以幫自己的老丈人報仇還可以得到那麼多的地盤,這樣一來自己的實力就增加不少,而已也可以學一把挾天子以令諸侯。李鋒隨即點上三萬騎兵,命趙雲先去,自己帶來五萬步兵隨後就到,這一次是準備拿下大半個北方,成為天下第一大的諸侯。
李鋒立馬告別了家裡的幾個愛人,雪痕,張蕊,還有兩眼淚汪汪的蔡文姬,和自己家裡的親人往長安而去,開拓新的天地。
☆、第八十八章搶奪先機
且說李催、郭汜、張濟、樊稠逃居陝西,使人至長安上表求赦。
王允曰:&ldo;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rdo;
使者回報李催。李催曰:&ldo;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rdo;
謀士賈詡曰:&ldo;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不若誘集陝人並本部軍馬,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事濟,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亦未遲。&rdo;□等然其說,遂流言於西涼州曰:&ldo;王允將欲洗盪此方之人矣!&rdo;眾皆驚惶。乃復揚
言曰:&ldo;徒死無益,能從我反乎?&rdo;眾皆願從。
於是李催郭汜聚眾十餘萬,分作四路,殺奔長安來。路逢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引軍五千人,欲去與丈人報仇,李□便與合兵,使為前驅。四人陸續進發。
王允聽知西涼兵來,與呂布商議。
布曰:&ldo;司徒放心。量此鼠輩,何足數也!&rdo;遂引李肅將兵出敵。肅當先迎戰,正與牛輔相遇,大殺一陣。牛輔抵敵不過,敗陣而去。不想是夜二更,牛輔乘肅不備,竟來劫寨。肅軍亂竄,敗走三十餘裡,折軍大半,來見呂布,布大怒曰:&ldo;汝何挫吾銳氣!&rdo;遂斬李肅,懸頭軍門。
次日呂布進兵與牛輔對敵。量牛輔如何敵得呂布,仍復大敗而走。是夜牛輔喚心腹人胡赤兒商議曰:&ldo;呂布驍勇,萬不能敵;不如瞞了李催等四人,暗藏金珠,與親隨人棄軍而去。&rdo;胡赤兒應允。
是夜收拾金珠,棄營而走,隨行者三四人。將渡一河,赤兒欲謀取金珠,竟殺死牛輔,將頭來獻呂布。布問起情由,從人出首:&ldo;胡赤兒謀殺牛輔,奪其金寶。&rdo;布怒,即將赤兒誅殺。領軍前進,正迎著李催軍馬。呂布不等他列陣,便挺戟躍馬,麾軍直衝過來。
李催軍不能抵當,退走五餘裡,依山下寨,請郭汜、張濟、樊稠共議,曰:&ldo;呂布雖勇,然而無謀,不足為慮。我引軍
守住谷口,每日誘他廝殺,郭將軍可領軍抄擊其後,效彭越撓楚之法,鳴金進兵,擂鼓收兵。張、樊二公,卻分兵兩路,逕取長安。彼首尾不能救應,必然大敗。&rdo;眾用其計。
卻說呂布勒兵到山下,李□引軍搦戰。布忿怒衝殺過去,□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布軍不能進。忽報郭汜在陣後殺來,布急回戰。只聞鼓聲大震,汜軍已退。布方欲收軍,鑼聲響處,□軍又來。未及對敵,背後郭汜又領軍殺到。及至呂布來時,卻又擂鼓收軍去了。激得呂布怒氣填胸。
一連如此幾日,欲戰不得,欲止不得。正在惱怒,忽然飛馬報來,說張濟、樊稠兩路軍馬,竟犯長安,京城危急。布急領軍回,背後李催、郭汜殺來。布無心戀戰,只顧奔走,折了好些人馬。比及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