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唸經(第1/3 頁)
周巖山近三十年的人生,遺憾的事不少,後悔的事不多。而十三歲那年發生的事,大約算得上後悔事之最。彼時年少,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人間疾苦。空有一顆善心,卻如空中樓閣般立不到地上。於是自以為的援助之手,在還未分清究竟是為了助人還是為了自我感動時,就已經伸出去了。
這個標準對於少年來說可能過於苛求,但他是業師,從小就看過無數人的無數因果。人世悲喜與無常,他的認知比同齡人要深得多。而他的自我評價也向來客觀,那就是他比身邊的同齡人牛逼。
那時的周巖山已有路見不平就踩平的資本,於是對於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感容易失了分寸。況且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既管不住嘴也管不住手。
那個孩子名叫餘北泉,是個轉校生。周巖上第一眼見他就眉頭一跳,因為他的因果線已呈絞殺之勢,最多兩三個月,他會死在那條線上。
花了點時間瞭解事情原委後,周巖山將此事告訴了不因。當時的不因還不叫不因,叫聶明心。比周巖山大兩歲,同樣的一腔熱誠,也同樣地愛踩不平事。兩人在因果境中歷練時說起這件事,都認為不能放著人命不管。
餘北泉是私生子,跟著母親生活,住豪宅坐豪車,進出有司機有保姆。除了愛,他什麼都有。母親忙著跟其他鶯鶯燕燕鬥法,父親忙著在事業和諸多女人之間周旋。餘北泉只在母親扞衛利益的時候,能感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他有次誤食了致敏的食物,差點死掉,被保姆及時送醫救回來了。那段時間,他難得享受到父母的關注和關懷。像從未見過光明的人就不會渴望光明一樣,他見了,於是再戒不掉。
此後,餘北泉總是在生病和受傷,妄圖多感受幾次父母的愛。然而次數多了總會麻木,他父母漸漸習慣了他時不時被送去醫院急救,不再擔心甚至不再出現。為了挽回父母的關注,餘北泉的自殘行為跟著升級。
到轉學進入周巖山所在的班級時,他已經有過自殺經歷,只是一樣被救回來了。生命像被一根線懸著,隨時有斷掉的可能。
餘北泉並不是生病,他的自傷行為是有明確目的的,所以周巖山和聶明心覺得他倆能救。當然,他倆還不至於認為他們能解決人家庭問題,他們決定給餘北泉另找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能讓一個十三歲的男孩快速產生興趣的,除了遊戲就是女生了。餘北泉有錢,什麼遊戲都玩過了,所以得讓他喜歡上誰。
那時的周巖山對感情的殺傷力一無所知,只知道這是個能很快就能讓人投入其中忘乎所以的東西。而那時的聶明心自詡風流,認識的美女能從家門口排到校門口。
周巖山卻對那些虛有其表的美女很不滿意,他覺得要解開餘北泉的心結,至少得是個有點深度和內涵的女孩兒。業師最好,能隨時根據他因果線的轉變調整策略。哪怕最後分手也能拿捏好分寸,不至於再傷餘北泉一次。
似乎什麼都算到了,卻都只算在表面。
那女孩是聶家人,畢竟聶明心一直自稱沒有不認識的美女,哪怕是業師。
後來的事就不難猜了。有點狗血,又有點無奈——女孩名叫聶筱然,和聶明心同齡,喜歡的人是聶明心。但她從未有過任何示好的行為,卻也從未終止這場暗戀。因果線從來都得有具體行為才能成線,只有想法,是不會產生因果線的。
所以聶明心不知道,周巖山也不知道,就這樣將答應此事的聶筱然帶進了餘北泉的世界。而聶筱然會答應這件事,起初也確實是一番好意,畢竟事關人命。
當然,聶筱然賣藝不賣色。那段時間,他們做了很多荒唐可笑的事,鬧哄哄幾個月,餘北泉終於被懂他心事的溫柔姐姐般的筱然吸引,重新建立了精神支柱,也結束了自傷自殘的行為。而聶筱然在和餘